【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博闻财经(ID:tttmoney),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无论做投资还是做生意,只有紧跟大势才能事倍功半,那么2017年哪些领域是大势所趋呢? 下面韬略哥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角,仅供参考。
尽管我们没有具体的数据来源能够评判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的专家所测算的数据是否精确,但其实从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感知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徐光瑞先生的说法。 首先说房地产市场,2016年中央多次强调要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2017年这个趋势恐怕也不会逆转;制造业方面,无论从民间投资增速看,还是从各种研究机构的调查,从业人员的评述来说,制造业想要在2017年产生质的飞跃恐怕也不是现实。那么总的来说,房地产是政府管控,制造业是市场低迷,两者具不具备肩负起增长大任的条件。 从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看,制造业占比32.7%,房地产开发占比17.4%,基础设施投资占比18.4%; 经过一年的发展,2016年房地产市场较为火爆,但其实就全国整体来说,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增长可能最终维持在6.5%左右,和GDP的增速相近。 房地产投资累计金额 制造业方面,在三大类固定投资中近年来一直相对疲软。尽管2016年随着商品价格的走高,制造业从10月份开始有所起色,但整体来说依然比较低迷。 自2011年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三者对比 所以2016年和2015年相比,三大固定投资领域中,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占比可能有所提升,而制造业则进一步下降。 进入2017年,考虑到之前谈到的政策和市场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绝对规模上相对制造业份额较小,那么为了维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增速达两位数,高看到20%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上述是韬略哥粗略推算的结果,基本上可以印证徐光瑞先生的说法。 实际上,从各地方政府及部委规划的角度来说,也能够支持这一论断。 据第一财经梳理发现,2017年诸多省份基建投资占比较重。
同时基础建设投资的大户,铁路方面,2017年中铁总计划完成投资8000亿元。 所以,通过上面韬略哥的分析,大家或许应该能明白为何基础设施建设最有可能成为2017年的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之一。 那么基础设施建设里,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具体发掘呢? 这里韬略哥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路和大家分享。 大基建题材实际上包含甚广,如果能到处“沾亲带故”那最好不过,比如又是PPP,又能涉及国企改革,还能有环保题材,那这绝对是王牌。当然具体到精选个股,还是要以基本面为锚,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切实的从大基建中获得实际利益才行,不然股价怎么上去的,最后也得怎么下来,尘归尘土归土。 这里谈几个韬略哥感觉比较好的企业,龙元建设作为PPP平台型的企业,中标的订单不少,落地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估值目前也还尚可,如果股价能在调整一下,还是具备操作空间的;苏交科,小而美基本面扎实,又有外延拓展的野心,目前价位已经趋于合理;蒙草生态,业务较为独特,向着环保和基建的大目标而去,尽管处在创业板但几乎没有爆炒过,目前价位韬略哥认为可能也相对合理;隧道股份身材不小,包括了PPP,国企改革等诸多概念,这类股票向来是长期涨幅不大,一涨就能张上天的类型,耐心持有最重要,目前价格也具有吸引力。或许还有朋友会说东方园林这种大牛,这个韬略哥看不懂还是不多说了。 其实如果读者朋友们足够细心,总会在市场中发现被尘土裹藏的金子,而且寻找金子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快乐不是吗?韬略哥衷心的希望大家在快乐中获得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否则视作侵权。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