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059回 | 夏季脾胃病调护的一大法宝~

 医贵仁心 2017-01-07
小编说:
夏天,吃着冰棍吹空调,爽是爽了,脾胃可受不了了,呕吐、腹泻好痛苦,快一起学习下夏季常见脾胃病的调治法~~~

059回

案1
吴,30岁,江西人
其中素系中寒,春伤于风,感受山岚瘴气,刻下:身热微寒,胸膈饱闷,渴不喜饮,少腹微痛,呕吐、泄泻并行,手足拘挛。六脉沉伏。    
--燕庆祥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时疫霍乱病案》
 
案2
杏云,女
自觉憎寒发热,肢体沉困,医用柴胡四物汤,一服而腹作痛,痛无止时。时疫气流行,恐其为疫。然诊之余脉俱平,惟右关颇实而滞。刻下:腹胀、腹痛,胸间作闷,时时嗳气。
--王堉案《醉花窗医案》

案1
病机:中阳不足,感受山岚瘴气,土郁发为霍乱。
诊断:时疫霍乱
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以藿香为君,白术为臣,加吴茱萸以除阴寒而降肝逆,木瓜辅脾伐肝以舒筋。
处方:藿香 钱半, 焦野术 一钱三分,广皮 八分,桔梗 八分,大腹皮 一钱,紫苏 八分,川朴 八分,香白芷 一钱,仙半夏 八分,茯苓 三钱,吴茱萸 一钱,木瓜 钱半。2剂。

二诊:
服上方后呕吐、泄泻痊愈,热亦退,手足亦不拘急,处方善后。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两剂即复原,身体康健。

案2
诊断:食滞腹痛
处方:藿香正气散 2剂。2日后,诸症痊愈。

【方解】 
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能解表;辅以苏叶、白芷解表散寒而兼化湿滞,三药合用,其解表化湿之功,相得益彰;佐以厚朴、大腹皮去湿消滞,半夏、陈皮理气和胃、降逆止呕;桔梗宣肺利膈;湿滞之成,由于脾不健运,脾运则湿可化,又佐以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以助运化。各药合用,使风寒得解而寒热除,气机通畅则胸膈舒,脾胃调和则吐泻止。

【按语】
本方多因素体中阳不足,脾湿偏盛,常又因外感寒邪,因此,出现一组寒邪束表,而同时一组内伤湿邪的情况

本方夏季极其常用。此时,身体阳气趋于体表,内里阳气偏虚,加之天气炎热,容易贪凉饮冷,因此,容易加重脾阳虚湿滞之征。与此同时,外界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过大,常易导致本开泄的腠理被寒邪束缚,因此出现表寒之征。因此,外感寒邪,内伤湿滞(山岚瘴气亦为寒湿之气)就造成了本方主症,恶寒发热,脘腹冷痛,吐泄交作,舌苔白腻。案1则一次为主症。此为,湿阻常导致气滞,因此胸膈痞闷、脘腹胀满也常见。
案2 就是以此为主症。
由于素体阳虚湿盛体质之人,易感此病,故急性病后期脾胃调理亦不可忽视,因此案1二诊,用香砂六君来善后,可谓细致周到之举。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附中暑(续添诸局经验秘方)》:“藿香正气散,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辨证要点】 
(1) 外感风寒,内伤饮食 
(2) 伤冷伤湿,疟疾中暑 
(3) 感岚瘴不正之气
        因上述原因所致的胸膈满闷,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舌苔白腻等,
或伴见恶寒发热,头痛等。

【方歌】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厚朴前苏加枣姜,风寒暑湿并能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