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肺不好为啥会肠梗阻吗?

 快乐的合欢 2017-01-07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理论对脏腑关系论述。


  最早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肺合大肠,肠者,传导之腑'。肺是脏属阴,大肠是腑属阳,肺为里,大肠为表,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肺与大肠之间的密切联系。肺与大肠经络联系的论述见于《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两条经脉除直接相通外,还通过肺与大肠两经之经别离入出合,形成中途联系通道,《灵枢·经脉》曰: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取之去腕半,别走阳明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使两经的表里配合关系更加紧密。

  肺与大肠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


《素问·五藏生成》曰: '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华盖''肺为水之上源'等,阐述了肺具有主气,司呼吸,主行水,通调水道,主宣发肃降等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 '变化出三字,谓小肠中物至此,精汁尽化,变为糟粕而出。'大肠以通降为主,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素灵微蕴》卷四'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肺功能正常,津液得以布散,大肠得以濡润,犹如'河道不枯,舟能行之',大便自然顺利导下。《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 '大肠之所以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肃降功能正常大肠传导输化将浊气肃除于外。

  肺与大肠病理上相互影响。


《素问·咳论篇》曰: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乃肺气耗散太过,失于治节,致大肠传导失常,发为泄泻。《灵枢·四时气》曰:'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证因脉治·卷三》曰: '肺气不清,下遗大肠,则腹乃胀。'指出了肺病及大肠的产生机制,大肠病变亦能及肺。《内经》中之'大肠咳',颇类后世之肺脾气虚证或阳虚证,亦为肺与大肠同病的基本证型,临床也有验案。《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五》曰: '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气喘争......故大肠之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发生病变时,肺与大肠可互传,即脏病及腑,腑病亦可及脏。临床所见肺热腑实或大肠湿热气滞兼有肺热者常见,为肺与大肠同病的基本证型。

  肺肠并治呼吸系统疾病。


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涕泪俱无,上窍闭塞,肺热不得随涕而宣泄; 体表无汗,外窍闭塞,肺热不得发越而解除; 热移大肠,下窍闭塞,痰热不得下出而内闭,津液不能下达见大便秘结,终致肺失宣降,痰热闭肺,肺气不降而作喘。

故在治疗上,重在宣肺开闭,化痰降逆,清热泻火。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通大肠降肺气的理论,在痰热盛极之时,临床不必待大便全实闭结,应洞察疾病发展趋向,先证施药。即'脏实者,泻其腑',上病下取,使痰热从大便而出,达到开下闭通腑降肺、涤痰浊清退肺热、痰热除咳喘自平之目的。


老年人肺阴亦不足,肠燥便秘影响肺气宣降,治疗则应以润燥通便为主。老年肺炎辨治亦当如此,使邪有出路则病愈。西医亦重视中医之通腑泄下之法,并已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期小编:马帅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审稿人:郭树彬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 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会长
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