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释怀斋 2017-01-07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wbr>】

「与内心连结」


4:41Meditation Music 06来自许添盛


我记得大文豪狄更斯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似乎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很多人的生活慢慢在陷入混乱之中。


因为当自我意识发展到某一个程度,会自然而然、渐渐地打开内在的心灵能力。


心灵要逐渐崛起了,于是自我与心灵两者便产生冲突。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wbr>】


自我它只顾自己的利益,除了它在其中觉得自在并能了解的次元外,不想承认任何次元的真实性。

 

如果自我还继续执着在现实物质世界的话,可能会被纵容成一位暴君,把我们关在闭锁的小角落里,这也就是所有人苦难的开始。


现实是我们的学习成长场所,与网络游戏一模一样,是一个虚拟实境,也就是现实与虚拟是交错的,其实这也是告诉自我意识,所有的现实并不是一切。


例如,现代的科学与医学只承认物质实相,只承认身体,不承认心灵的存在。现在很多得癌症、重病的人,是因为强大心灵能量没有出口,害怕倾听内心的声音,被自我阻挡了出路。因此这也是科学与医学没看到的地方。

 

自我只关心现实,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训练,都在为现实打算。


可是自我在现实里打转了一辈子,最后剩下什么?


人生一场空!


当自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一定是被带走的,绝对留不下来。


自我只认同物质世界,没有认同心灵实相,可是又建立了所谓的限制性信念,这样只会把自己进一步的阻隔在心灵领域之外。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wbr>】


但是,起初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取决于生活所需的专注程度,如果随着物质实相的发展,已经多多少少能满足了存活所需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注意力转向别处。


你们增长了与你们层面上的环境有关的能力,就有余力运用内在感官环顾四周,扩大活动的范围,这是自然就会发生的。

 

因此,你首先要透过肉体感官运用到极致,最后就要发动内在感官。


正是透过这些非常尘世的感官,他才有机会瞥见其他次元,或更确切地说,发觉还有其他次元可以瞥见。透过感官产生美的知觉,是你们层面上随后内在知觉的触媒。以音乐为例,这两者是如此紧密相连,因此唯有透过这些感官,你们才能欣赏音乐。个体的心灵行动产生后,又引导个体超越感官。

 

过去很多修行人以为心灵的修行,要否定感官之乐,要从世俗抽离,对红尘俗世不动心。因此不去吃好吃的食物、不去看美丽的风景、不去听好听的音乐,害怕因此会陷入迷失。


试着想想看,如果肉体感官会让我们迷失的话,当初心灵又何必要创造这些感官呢?

 

自我需要非常认同物质实相,可是借由这个执迷,才能超越物质实相,进而发现物质实相其实是来自于更大的心灵实相,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的道理,亦即对物质实相的本质研究到极致后,再进入心灵的殿堂。


个体的心灵行动产生后,又引导个体超越感官。


唯有把感官对美的欣赏跟追求到极致,最后才能超越感官。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wbr>】


在你们的层面上,一切都是某种东西的具体化,那个东西独立存在于你们层面之外。


我们所知的物质生活面,全都是伪装,肉体感官指能感知这迷人的伪装,想要看透伪装的背景,就需要使用内在感官。


内在感官是感官之内的感官,感官背后的感官。


在你们的感官之内,还有其他向内感知的感官。你们一般的感官感知一个外在的世界。在它们之内的感官,也就是可辨识的感官之内的感官,感知并创造一个内在的世界,它们感知内在世界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每样东西从何而来?孩子出生前从哪里来?老人死掉后去哪里?


我们这个世界是象征语言的世界,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能量,显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


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提到的概念,物质界所有的马,都是理想国里面马的影子,真正的马不在这个世界上,而是在理想国。


理想国就是赛斯哲学体系所提的“架构二”,也是物质实相所有一切的发生之处。


【从物质生活当中发现心灵之美 <wbr>】


我们不只配备了肉体感官感知物质实相,也配备了内在感官感受精神的世界。


所以我们要打开内在感官,这是所有人内在具有的另一套感官,是你的心灵所独具的感官。


就好比你不是用眼睛去看一个人、一件事,而是用心去感受一个人、一件事。


现在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型的契机,我们不该用自我对抗心灵,而是学会与它连结。


当人类发展到了极致,一定要认识存在的根源,我们在学习赛斯哲学体系的时候,会让这个发生变得越来越自然与顺利。

 


摘自 | 许添盛讲座

赛斯书《早期课1》

整理 | 戴禹镔

插画 | 井上瞳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8ef100102xhdh.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