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让你从此远离假老茶

 壹品茗 2017-01-07

导读:大多数刚开始爱上喝茶的朋友,都对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心向往之,甚至有过度追捧之嫌。而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很多人吃亏上当。对于这些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因为其当年生产操作不够规范,或陈放的时间太久,许多资料都已说不清,甚至不可考。但只要细心观察和总结,总能通过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细节去辨别许多显而易见的假货。以下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鉴别要点一:看茶叶年份

假货代表1: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

对杨聘号历史朋友就会知道,这一定是饼假茶。杨聘号茶庄,创建于1912年的云南倚邦。不幸的是,20世纪初滇西陷入战乱,导致倚邦以及倚邦的茶随之没落。

民国十年(1922年)时,杨聘号的老板杨聘三随外寨茶农迁进曼庄(蛮砖),又在当地经营十余年茶叶加工,直到抗战爆发,民不聊生,茶叶滞销,杨聘三带妻儿回元江。1949年建国后,主要是昆明、勐海、下关等国营茶厂负责普洱茶的生产,几无私人加工。一直到2005年底,林君励才在勐海当地正式注册成立“景洪市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所以,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老茶根本就不存在,它是假的。

假货代表2: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

同样先了解一下同兴号的历史。同兴号茶庄原名同顺祥号,亦称中信行,于1733年创设在易武镇上。1921年前后,同兴号与同庆号一样闻名于易武大街。当时同兴号普洱茶年产约五百担,属大型茶庄。据说主要以倚邦茶山曼松顶上茶园的茶为主,茶品非常优良。

目前存世的同兴号圆茶大致有四个时期:清末至民国成立前(1912年以前)的“早期同兴号老圆茶”,或称“贡品同兴”;1913—1933年的“同兴老圆茶”;1934—1935年的“同兴圆茶”;1935年后的“后期同兴圆茶”。另有种说法则是将存世的同兴号分为两类,1921—1934年间的“同兴号早期圆茶”和1934—1949年间的“同兴后期圆茶”。

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普洱茶生茶主要是昆明、下关、勐海等国营茶厂生产,几乎没有私人加工,所以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老茶同样是子虚乌有!

假货代表3: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

7581是昆明茶厂的代表熟茶,是文化大革命后期,采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压制的长方形茶砖。昆明茶厂隶属于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所以在包装中并未显示。该茶是昆明茶厂在1975年开始生产,采用8级原料,而昆明茶厂的代表号为1。既然7581砖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那么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又是谈何而来呢?穿越?

鉴别要点二:看茶叶包装

假货代表1:包装错误的“紫天饼”

假货代表2:印刷错误的“绿大树”

假货代表3:上世纪90年代红印圆茶

鉴别要点三:看茶叶属性

假货代表:2003年7542陈年老茶熟茶

鉴别要点四:看茶叶重量

假货代表:重量不符的文革砖

老茶价高、难寻,因此受人追捧,而仿品也很多,还愈来愈逼真。所以从知识点、细节了解老茶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真正想要了解老茶,还是需要完整地从茶品的历史、仓储条件和最本质的品饮去认识。另外,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去追捧老茶,有的老茶即便名副其实,但是仓储不好,导致变味、变质,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失去实际的品饮价值。

老茶价高、难寻,因此受人追捧,而仿品也很多,还愈来愈逼真。所以从知识点、细节了解老茶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真正想要了解老茶,还是需要完整地从茶品的历史、仓储条件和最本质的品饮去认识。另外,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去追捧老茶,有的老茶即便名副其实,但是仓储不好,导致变味、变质,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失去实际的品饮价值。@本文作者:李林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