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巴扎、南湖笑脸墙、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是不是看上去很眼熟?近日,一则时长7分32秒的新疆宣传片在各大视频网站广泛流传,27岁新疆小伙用“航拍+延时”,走访十多个景区,用镜头展示“四季之美”。 该宣传片时长为7分32秒,首先片头用新疆美景翻页构成,一幅幅翻开的画卷呼应“画卷新疆”的主题,同时渐入新疆交通旅游地图,简单介绍了乌鲁木齐的日景与夜景,然后以时间为线索,依托春夏秋冬四季展现北疆12月内让人醉心的景点,就连标题也闪烁点缀独有的新疆特色。 “新疆占全国约六分之一国土面积,地大物博,每个月都有值得一去的地方,片子由32秒延时摄影的城市街景加上航拍摄影的风光镜头,来展示大美新疆。”宣传片拍摄者高会清表示。 因热爱摄影、同时又热爱徒步,从2013年开始,高会清就利用闲暇时间走访新疆各地,几乎每到一处就记录当地美景,随着自己拍摄手段的日渐成熟,2015年12月,他萌生了制作新疆宣传片的想法。 高会清介绍,城市部分第一个镜头由乌鲁木齐引入,依次展示国际大巴扎、南湖笑脸墙、红光山国际会展中心、西大桥等。其中,国际会展中心是每年亚欧博览会举办的场所,以此来代表乌鲁木齐是亚欧大陆板块的地理中心;而国际大巴扎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建筑,以特写来代表新疆的民族构成。 而南湖人工湖是市中心面积最大的湖,加上独有的笑脸城建大厦,在视觉效果上,广阔的湖面以此来代表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笑脸以亲切热情的感官。 而后的风光镜头则由航拍摄影制成,博格达峰、天池、昭苏夏特、科桑溶洞、赛里木湖、杏花沟、五彩滩、禾木、喀纳斯等各个季节十余个景点随之出现,展现了“画卷新疆”的主题。 “宣传片的表现形式是用纪实写意的角度,用现代影视制作技术,配合画面和音乐相结合,更加有感染力。”高会清介绍。 “上学时,内陆的朋友提到我的家乡,大都调侃戈壁荒原、骑马上学、高考打猎等,作为一个爱吃爱玩的新疆娃娃,我花了三年转完北疆,亲身体会过各种景色,我决心通过航拍与延时摄影,将我眼中的新疆风采展示出来。”高会清说。 高会清感慨道,取材历经一年终小有成效,片子集合了北疆每月动人的美景,同时也很遗憾,因负重等因素,一些景点无法呈现。“都说西藏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那是因为旁边就是新疆。” 继续阅读: 高会清拍摄手记:利用延时摄影和航拍记录美景 因为自己爱玩,所以有空就会去各地玩耍,加上本身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所以我就开始用现有的设备见着喜欢的场景就拍,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了十几部小视频。 当然一开始是什么都不会,三年前,拍摄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冬日里的火焰山,剪辑的视频简直看不下去,好在后来拍的越来越多,剪辑的视频稍微能看了。 这次的视频拍摄从一年前就开始了,一年间,伊犁、阿勒泰、昌吉、哈密、吐鲁番等,我大概去了十多个城市。 利用延时摄影和航拍记录美景。 延时摄影的后期制作时,因个人技术问题,拍摄时对焦总是有误差,所以效果也总有不满意的地方。 除了这个,最麻烦的是拍摄,因为不少市区禁飞,所以想要表现城市风光,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延时代替航拍,固定机位的还好,设定好参数只要在一边坐着看着就好,但对于一些日间转夜晚的镜头,随着气候而定,加上一拍就是几个小时,真的是很考验耐心。 城市风光镜头中,想要顺利的拍摄也是费了不少周折。如:西大桥的景色是坐在红山景区摩天轮上完成的;国际大巴扎原本想展现全景,但因地铁修建,一时找不到好的机位,只拍了特写;新疆大剧院因场地限制,也借用了他人的设备进行拍摄;一些城市街景需要在楼顶拍摄,所以跟物业沟通、居民协调等工作也都挺考验人的,不管怎样,能上楼顶取景就ok了。 而在航拍过程中,航拍使用的无人机,摔机一次(就是掉下来但没摔坏),炸机一次(就是掉下来摔坏了,低级错误,向后飞光看屏幕,忽略了航线上的树)、飞丢提控回家一次(设备飞丢了,提着遥控器回家了,素材也丢失一空);甚至还引来老鹰,怕它攻击设备,全程没敢动,直到老鹰飞到无人机一米远的距离飞走。 因为自己是业余的,全凭爱好,后期制作时需要什么效果就上网搜索教程,调色等还存在不足,而且后期制作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晚上多数精力都在这了。 就算是前期拍摄,也都是只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因为我是周日单休,所以也很感谢单位给我请假。基本每去一个地方时间都很紧,遇到山路或限速区域时,光路上就得耗上十余个小时,所以我拍完就回,能遇到好天气那是人品;遇不到,那也没办法。 而且很多镜头并不是最美的光线下拍到的,而且因为一些徒步线路多是负重背包,我最多也就带两块无人机电池,一块电池只能维持20分钟,所以我很感谢路上遇到的好心人帮我充电,还有徒步过程中帮我背东西的伙伴。 因为电量珍贵,所以其实取到的素材并不多,我就是需要什么素材就取景,不做过多的动作浪费电量。 我的作品并不算好,我想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体验到我们的美景,感受不一样的新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