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姆斯特丹——浮生若梦(下)

 wng203 2017-01-07

一个城市不忘过去,不惧现在,阿姆斯特丹看着她眼前日夜奔流的海水,来来去去的人潮,灯红酒绿的生活,却让人有一种奇异的归属感,恋恋不舍。


在阿姆斯特丹的市徽中或是某条街道的路椿,常常会看到标有三个X的记号。它们代表着阿姆斯特丹的三个克星:水,火还有黑死病。公元十五世纪的一场大火,几乎将阿姆斯特丹中世纪的木制建筑烧光,人们在废墟上用石头或是砖块建造了房子,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姆斯特丹城的雏形。


安妮之家

“我们是一群上了镣铐的犹太人,没有任何权利,我们必须勇敢坚强…”这个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安妮.法兰克的文字。位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旁的安妮之家是纪念她的博物馆,也是在纳粹统治时期安妮一家的躲藏之处。在纳粹德国粗暴的肆虐欧洲时,安妮一家为了避难搬到的荷兰。整整两年的时间,安妮用日记吧惊惶失措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安妮深信,有一天恐惧将会过去。很可惜,安妮一家终究还是被盖世太保抓进了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安妮的父亲是这场悲剧唯一的生还者,1947年,他将安妮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在这50年间已转译成54种文字,流传数量高达3000万本。安妮故居也如今开放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缅怀过去是必要的的,看一看人类历史上那些不堪的画面,我们才会坚定的向美好努力;记住那些深刻的教训,我们才会在以后的日子勇敢而坚强;带着永恒的伤痛,才会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去爱。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从安妮之家沿着绅士运河,信步便可走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国立博物馆是 荷兰最大的博物馆,被看作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标。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外观典雅,这里拥有着无可匹敌的荷兰艺术典藏,从早期的宗教工艺品到文艺鼎盛时期的大师杰作, 穿梭于此,便如同行走在荷兰的过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公元十七世纪,荷兰的贸易,科学和艺术取得了全世界的赞扬, 被视为荷兰的巅峰时期,人们称之为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包括伦勃朗、韦梅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滕等人的艺术杰作。

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看懂大师们的作品,也许不能理解其中的深远内涵,但是这些艺术起码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和我们是不同的,还有思想是用这样的手段来表达的,对于我而言,此行足矣。

 

风车,木鞋和奶酪

荷兰被称为“风车之国”,长久以来,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荷兰的风景,总是看到地平线上竖立的风车。蓝天白云之下,绿树旷野之上,一座座转动的风车,几乎定格成了人们心中荷兰的画面。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个更加生动的场景,是来自于一本小说。“他戴好护胸,攥紧长矛,飞马上前,冲向前面的第一个风车。长矛刺中了风车翼,可疾风吹动风车翼,把长矛折断成几截,把马和骑士重重地摔倒在田野上”唐.吉可德与风车的搏斗,让我一直希望亲眼看一看这些让骑士疯狂的庞然大物们。 

数百年来荷兰人渐渐学会了和自然相处,用他们的方式变得独一无二。风车让荷兰便沧海为桑田,木鞋踢踏,是他们走过的路。除了穿流的运河,加上海洋性的气候,荷兰几乎一半的土地浸泡在水中,于是他们发明了木鞋。荷兰人把木头雕空制成鞋底厚实、鞋头上翘的船形鞋,鞋内填充稻草,可以御寒。这种鞋穿在脚上又舒服又暖和,百年之后,竟然成为荷兰民族的象征物。 

如今已经有很少人在穿木鞋了,但是它却变成了荷兰人的精神寄托。在阿姆斯特丹城郊的赞达姆民俗文化村,你仍然可以见到传统木鞋的制作。过去需要半天才能完成的木鞋,在机器的喧嚣之下,五分钟便已经成型。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很多的曲折,传统的精神,却已永恒。

除了动画片里面那只精明的老鼠Jerry,还有多少人为奶酪痴狂呢?荷兰是真正的奶酪王国,奶酪对荷兰人来说除了是每日必备的食品外,更是早已成为荷兰的标志,一种象征。荷兰人在拍照时最爱说的一句话便是:“Say Cheese!”。这黄黄的奶酪究竟有什么魔力呢,还是亲自去平常一番吧!

风车,木鞋,运河,小桥;

灯红,酒绿,饮食,男女;

阿姆斯特丹包容豁达,

阿姆斯特丹五光十色

阿姆斯特丹在你旅行的下一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