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en, Op.45)完成于1880年夏,初演于当年12月18日。 1879年12月至第二年3月,柴科夫斯基曾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 1880年2月17日,柴科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说:“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已写好了《意大利随想曲》的草稿,这是根据意大利民间的一些流行曲调而谱写成的。我想这一作品是成功的;它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要归功于这些从无意中得来的动人曲调——有些是我从民歌集里收集来的,有些是我在马路上亲耳听到的。” 乐曲开始,小号和短号同时吹奏出华丽而又带有号角味的音调。在伴奏音型之后,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具有“随想”气质的主题。这一主题采用“威尼斯船歌”的形式,行板,A小调,6/8拍子,带有摇动性质的旋律中流露出明显的伤感色彩。接下去是这个主题的发展。当乐曲发展到高潮时,号角声再次出现。紧接着是主题的再现。 然后,由双簧管吹出意大利民谣《美丽的姑娘》。这一部分为小快板,A大调,6/8拍子,旋律温柔动听,富有意大利民歌特色。 在逐渐加快的速度之下,乐曲进入了下一部分。其主题的前半部分为中庸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号角般欢快有力的旋律,具有罗马市民庆祝狂欢节时的气氛;主题的后半部分是带有舞蹈节奏的歌唱性旋律,优美舒展。 经过对前面几个主题的反复与展开,全曲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解析 全曲由七段音乐组成。 第一段: [0分00秒]乐曲以一段嘹亮的军号开始,据说这是柴可夫斯基从住地旁边的军营里听到的,是当地驻军黄昏时集合的号声。 [0分54秒]铜管乐吹奏出固定的节奏,“哒哒哒|哒”。 [1分05秒]一首忧伤的“威尼斯船歌”,由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哒哒哒|哒”的节奏穿插在中间,更加重了孤独与忧郁的感情。 [2分59秒]英国管和长笛接着吹奏威尼斯船歌。音乐开始转向明朗 。 [3分51秒]号角声再次响起,在达到最强后,渐弱。 [4分10秒]“哒哒哒|哒”的节奏,一次强奏,然后转弱。 [4分23秒]再次是忧伤而孤独的威尼斯船歌。 第二段: [5分38秒]双簧管吹奏意大利民歌“美丽的姑娘”。然后这只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流动着,优美、抒情。 [7分24秒]乐队全奏这支民歌,其中钟琴、三角铁、竖琴的加入,合这段乐曲变得光芒四射,配合着“哒哒哒|哒”的节奏,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第三段: [8分27秒]音乐的节奏加快,明亮的小号声异常突出。 [9分00秒]这段欢快的、舞蹈般的旋律来自于罗马广场上欢庆的人们。 第四段: [10分58秒]“哒哒哒|哒”的节奏与威尼斯船歌再次出现。 第五段: [13分10秒]这是一段意大利民间舞曲“塔兰泰拉”风格的旋律,情绪热烈,气势恢宏。 第六段: [15分04秒]“美丽的姑娘”的歌声再现,但是旋律的节奏展宽了一倍,形成了宏大的气势。 第七段: [15分50秒]“塔兰泰拉”的旋律再次出现,并接着发展到最高潮,结束全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