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严寒死磕——动物过冬的奇妙大法

 老沈阅览 2017-01-07
与严寒死磕——动物过冬的奇妙大法
        
                苏唯 2017-01-07

  

    应对凛冬,野生动物有各种独特方式……

大多数动物都厌弃严寒。冬天来临,许多物种钻到地底蛰伏起来,或迁徙到气候温暖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些物种就靠外面那层毛皮,混过寒冬。

 

【寻找更温暖的地方】

大多数厌恶寒冷的鸟类会迁徙,燕子、大雁从比较冷的地方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在鄱阳湖水域上空,一群灰鹤在夕阳下飞过,他们飞过千山万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此过冬。

【运动取暖】

俄罗斯北部的野鹿,当寒流袭来时,它们互相打斗,直到身上暖和了才去寻找食物。

印度北部森林中落满积雪,松鼠为御寒会反复爬树,直到感到温暖为止。

有些小动物会通过发抖来保持温暖。蜜蜂颤抖它们的肌肉,并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的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变暖。

【储备粮食】

秋季庄稼成熟时,一些小动物,如蚂蚁、松鼠和野鼠们便开始做过冬的准备了,它们把被风吹落到地上的松树籽和野草籽搬运到巢穴里,贮存许多食物。

蜜壶蚁收集蜜珠进蚁巢。

田鼠在割倒的庄稼下边打洞,把高粱、谷子、大豆等粮食盗入洞中。一个鼠洞能有十几斤到几十斤不等的粮食。

【冬眠】

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蛇、蛙和乌龟会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直到春天才开始活动。这就是动物的“冬眠”。

高山土拔鼠,这种欧洲山区的小型啮齿动物,会在睡眠中度过8个月的寒冷期。

美国西北部常见的北美小夜鹰会进入麻木的状态,类似于冬眠。这种鸟类会隐藏在岩石以下睡过整个冬天。

加拿大马尼托巴湖因伍德的红边束带蛇会聚集在一起冬眠。

【穿上冬装】

有些物种依靠额外的皮毛层或者脂肪层御寒。

北极麝牛柔软的内层绒毛能够帮助其抵御零下45℃的低温。

北极熊的红外图像。

北极熊为了保持体温,穿了两件“皮毛大衣”:在靠近皮肤处有一层短的绒毛层,外面则有一层厚厚的长且坚硬的毛发层,在保暖的皮毛下,还有一层脂肪层。

 

有些动物甚至长出颜色更淡的皮毛以适应有雪的环境。它们这样的装饰,叫做“白化”,既是动物生理上的变化,又是一种适应冬季环境的保护色,如北美地区的北极狐、伶鼬和北极野兔等。

高寒地区的雷鸟。

【防冻物质】

零下低温对于生物而言是一项挑战,因为水变成冰,会发生体积膨胀。动物细胞内的自由水倘若结冰的话,冰晶膨大会对细胞造成物理伤害,从而导致死亡。许多动物制造低温防冻剂和抗冻蛋白质来保护自身。

在冬眠期间,北极地鼠能够将体温降到零度以下。这可能是发生了过度冷却现象,也就是体温降到冰点而不结冰的一种现象。

一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具备一种能力,可以增加他们体内的血糖水平,这样的话,血液才不会在寒冷的月份形成致命的冰晶而刺穿血管。

从美国东南到北极圈,都可见到树蛙的踪迹。冬季期间“它们会潜伏于落叶之下,冰冻成一团。当天气变得温暖之后,它们就会解冻,完好如初。

南极银鱼在体内会进化出防冻的蛋白质,这使得它们的身体在寒冷水域不会冻结,从而存活下去。

在地球的另一端,北极鳕鱼进化出几乎一模一样的防冻蛋白质形式。

 

 

题图说明:寒冬,一只狐狸为了寻找食物,高高跳起,扎进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