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论经典中医(三)

 天使阿真 2017-01-08
“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中医门派林立,入得庙门,却见不到真佛。“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一个更比一个牛,互相骂得狗血喷头,不知道谁对谁错。“门户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
  学中医不难,但是要找到正路,比中大奖还难。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自黄岐立法,定经脉,和药石,以治民疾,天下遵守,莫之或二。于是有和、缓、扁鹊、文挚、阳庆、仓公之徒相继而起,各传其术,以博施当世,而方药至张仲景而立极。”
  那条学习中医的正路,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对于经典,“天下遵守,莫之或二”,遵守四大经典而已。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结论,怎么让莘莘学子毕业后寻求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才得到呢?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摸到中医的皮毛。
  现代人不服气,古人就那么聪明?
  如果不信,看看道德经,再想一下,你有本事用五千个字,从宇宙的产生,到人生哲理,说个清楚么?
  如果你还不服气,试一下不用文字,就把宇宙运行规律表达出来,而且让人看懂,传之后世。易经就是这样的符号系统,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密码。
  古人怎么知道宇宙的秘密的?我不敢说,因为不“科学”,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当今世界,“信”最难,最缺的,也是“信”,末法时代,人类正在丧失“信”的能力。
  “神”的意思,应当分两种,一个意思,神就是气血,“上守神者,守人之气血有余不足,可补泻也。”这里的神实际上讲的就是气血的有余与不足,就是气血的虚实,就是气血的补泻。另一个意思,就是精神层次的神,就是宗教的“神”。
  历史上,中医两次把宗教的“神”排斥出去,第一次是医巫分家的时候,儒家盛行,中医从道医当中分离出来,称“儒医”;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取缔了各种会道门,以前称为“会所”,就是老百姓说的“跳大神”这一类,属于道教。中医是不会去做念咒,驱鬼,招魂这一类事情的。
  中医以气为学科范围,不等于对形和神无能为力,气是形和神的桥梁,中医可以调神,也可以调形,但具体技术手段,当以调气为主,调形调神为辅。如果连气都看作是玄学,那还是去做西医,不要再做中医了。“气”是检验真中医和假中医的试金石,假中医是不会理解“气”的,“上守神”的调气技术,已经超出“粗守形”们的理解能力。
  更多文章链接:
  针灵/药精网课春节是否有优惠?!
  【原创】论经典中医(二)
  【原创】论经典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