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溺爱,犹如慢性毒药

 真爱永恒我好爱 2017-01-08

文 | 单洪玲

来源 | 教育百师通(safe01)



前段时间,我们约了四家关系不错的朋友去近郊的水库垂钓游玩。四个家庭中小庄家的孩子最小,是个刚满3岁的小男孩,长得眉清目秀,很是可爱,但一个行程下来,大家无不摇头叹息。


大闹天宫的熊孩子


刚到达目的地,我们正在从车上往下搬东西,小家伙已经跑到水库边上了,要不是妈妈跑过去一把拖住,早就穿着鞋子下了水。


被妈妈拦住后他开始哭闹,冲妈妈吐口水,而且手脚并用连抓带踢,他妈妈嘴上念叨着:“会感冒的”,却还是一只手揽着他,另一只手给他脱了鞋子卷起了裤腿,任由他在初秋的凉水里扑腾。


我们都说水太凉了,赶紧把孩子抱出来。小庄刚一靠近孩子,还没等伸手,孩子就发出尖叫声表示抗议,小庄也就作罢。


等他玩够了出来时,衣服都已湿得差不多了。因为当时没带衣物,妈妈便脱下自己的外套包住了孩子,孩子爸爸小庄急忙开车跑出好几里地给孩子买了套新衣服换上。


中午,我们找了家农家鱼馆就餐。等餐的间隙,小家伙看到了院子里的一个简易水管,便跑过去拧开水龙头玩耍,水龙头下面有个大盆接着水,但很快就满了,从大盆里溢出来淌了一地,来往的客人都得绕道而行。


他妈妈若无其事地站在一边玩手机,丝毫没觉得孩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后来老板出面劝阻,并抱了一只小猫逗弄孩子,总算把孩子引开了。



餐桌都摆在院子里,就是那种吃烧烤常用的矮方桌。因为时间尚早,还有四五个桌子空着。小家伙玩够了小猫,开始往餐桌上攀爬,力气小爬不上去,他妈妈便伸手把他抱到了餐桌上,任由他穿着鞋子在上面又蹦又跳。一个餐桌玩够了,就让他妈妈把他抱到另一个餐桌上,一会儿功夫把空余的餐桌全部踩了个遍。


期间,服务员三番五次地提醒孩子妈妈,餐桌是供客人用餐的,不能让孩子踩在上面,孩子妈妈只是答应,却还是由着孩子胡闹。玩着玩着,孩子突然说要撒尿,接着就蹲在餐桌上尿了。


妈妈宠溺地说了句:“你这个小捣蛋,尿尿也不早说,快躲开,别弄脏了新衣服”,然后把孩子抱下了桌子。周围眼尖的客人看到后,面露嫌弃之色。小庄见状有点尴尬,起身招呼服务员把桌子抬到水管上清洗去了。


说实话,原本小庄在朋友圈中的口碑是不错的,但是这一趟行程下来,孩子的种种表现以及他们夫妻俩对孩子的纵容让大家都颇有微词。


性情耿直的老谭在返程途中很直率地提醒小庄:“小孩子得从小给他立规矩,老这么由着他的性子,大了你想管也晚了”。小庄也承认,孩子被他们惯的不像样了。


养不教父母之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从孩子三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基本模样。可见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对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此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并且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去影响孩子。记得有个外国教育家曾说过“孩子的目光就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一样一直注视着你”。


父母有意无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这方面,小庄夫妻俩明显是失败的,当孩子任性而为的时候,他们既没有言传也没有身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大冷天下水库、在院子里放水、在餐桌上玩耍撒尿都是不对的。



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我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因盗窃而杀人的死刑犯临被枪决前跟老母亲告别,并且执意要吃一口母亲的奶,老母亲泪眼婆娑地撩起衣襟满足儿子最后的请求,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死刑犯却使出吃奶的劲儿咬掉了母亲的一只乳头。


他说这是他对母亲的惩罚。他恨母亲,恨她生了他,养了他,却没教育好他,他责问母亲为什么在他小时候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没有惩罚他,而是包庇他,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贪财害命犯下死罪。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个故事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教育应当从小抓起的重要性。孩子小时候犯了小错,父母不严加管教,给予正确引导,长大了很可能就会铸成大错,甚至会断送一生。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习惯把孩子当做一家之主,舍不得管教,一句硬话都不敢说,孩子犯了错也是笑脸相迎,还总是自我安慰,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


这种溺爱、纵容就像是慢性毒药,它会一点一点地腐蚀着孩子,让孩子变得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等有一天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走向社会独立行走时,这些从小服下的慢性毒药会一并发作,带给孩子和父母致命的打击。


虽然为人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切不可让疼爱变溺爱,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


如果想给孩子一个真正幸福的成年,那么就要从小给他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告诉孩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让孩子成长为能够被社会接纳的有礼有节的人。


毕竟,漫长人生路,父母只能陪孩子走一程,一路走到底的只有他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