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大桥桥头群雕本没有薄纱

 常心舟 2017-01-08

  长江大桥桥头群雕本没有薄纱

  如果你路过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你一定会看到桥头的那一组名为《春》、《夏》、《秋》、《冬》的雕塑作品,那就是当年叶毓山牵头创作的。这组雕塑被认为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曾获得了全国优秀城市雕塑称号。

  青年雕塑家、喜玛拉雅艺术书店创始人刘景活正在整理叶毓山的相关文献资料,也与叶毓山有过交流,知道当年创作背后的故事。

  当年,很多雕塑家都曾为长江大桥的雕塑创作投稿,叶毓山提交的作品与众不同,那就是用人体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并且还是裸体的人物造型。叶毓山曾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都认为很难通过,没想到最终却被选中了。

  这组雕塑的草图经媒体刊登后引发争议,很多人反对。最终,经过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等专家商讨,决定给雕塑加一层“薄纱”,最终雕塑才得以落成。

  中国抗战大后方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纬当年也见证了雕塑落成的全过程,“当年给雕塑加上薄纱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但也不能否认,这依然是一组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定好造型后,雕塑的材质又成为艺术家面临的新的难题。

  一开始,雕塑家们准备用石雕,但经过实验发现,每座雕塑的重量将超过100吨,不适合放在桥头,青铜雕塑每座也有20吨重,只有铝合金能将每座雕塑的重量降到6吨。最终,雕塑由西南铝加工厂用铝合金翻制,于1984年9月26日落成,每座雕塑高8米,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铝合金人物雕塑作品。

  这次工程首创了国内大型雕塑整体一次铸注成形的先例。同时,引发争议和讨论的《春》、《夏》、《秋》、《冬》在当时还具有深远意义——它启蒙了公众对待裸体艺术的审美。

  2006年9月25日,长江大桥复线桥通车,《冬》和《春》被移到了复线桥另一侧,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态。

  “意外”造就《歌乐山烈士群雕》

  现任川美副院长、雕塑系主任焦兴涛最早在网络上公布了叶毓山逝世的消息。他说,叶毓山曾给他们谈到过创作《歌乐山烈士群雕》中的一次“意外”,“主体人物左脸颊部分在石头打制过程中崩下一大块,变得左右不对称,但叶毓山先生和其他雕塑家发现,因为缺失而变得不对称的面颊反而强化了人物的情绪,随即吩咐师傅保留这个‘意外’,并使之成为雕塑最具表现力的部分。”

  ■追忆

  叶老是川美的一座丰碑

  川美院长庞茂琨:

  川美一直坚持“以创作带动教学”,其提出和实践者正是当时身为院长的叶老。不论是77、78级的学生,还是后来我们上大学时,川美学生的作品都可以送去参加全国美展,川美从来不搞论资排辈,不打压学生,这样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对学校的管理,叶毓山先生都是川美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也是大家共同认可的。

  川美77级毕业生孙闯:

  叶老支持学生大胆创作

  当年叶老师常说,雕塑的形是为创作者的思路服务的,创作者不应该被其拘泥和束缚。当时很少有老师这样说,所以我印象很深。我的毕业作品《摇》,并没有按照当年最主流的写实风格创作,我把作品做得很夸张,叶老师看了后非常支持,肯定了我的创作思路,这也让我更有信心。

  本报记者 孔令强 实习生 杨蓝蓝

每天最新鲜的猛料,请扫新浪重庆微信订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