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疾病怎样防?听院士讲!

 渐近故乡时 2017-01-08

导读: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的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出席大视野院士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针对慢病防控的中国策略,葛院士提出“泛血管”概念,发起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为中国心血管病人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一年前,我们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当时,我们确定的健康联盟的口号就是: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拐点早日到来。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抢救心脏就是一场跟时间赛跑的比赛。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突发性心血管事件的救治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但是现在我想强调,拯救心脏的战线应该前移,不是等到病人来了医院才救治,应该注重预防,战线移至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去。



黄金120分钟,与死神赛跑
 
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我国占比超过40%,当之无愧的居民“第一杀手”。在全球范围内,31%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18%是由脑卒中导致的。
 
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目前估计每年约有25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另外,每年还约有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胆固醇、糖尿病、高血压等等导致的疾病,让心脏病的死亡率在农村超过了城市,因为人民富裕起来后还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人们发生心衰或者心梗,只要来得及时,我们现在是完全可以救治,这在医学技术上已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抓住黄金120分钟,及时开通梗死的血管是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的。
 
在上海,我所在的中山医院率先开辟了华东地区第一条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10多年来紧急收治救治成功率超过96%。在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我呼吁进行顶层设计、完善胸痛救治机制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
 
我们去年年底成立了胸痛中心联盟,已经在全国认证了122家胸痛中心,希望病人能够在胸痛中心得到及时的诊疗。
 
我们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一千家胸痛中心,能够覆盖全国大部分领域,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跨界合作,建立泛血管病协作平台
 
脑中风也好,心肌梗死也好,心功能衰竭也好,高血压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也好,这是系统性的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学特征就是血管。我最近提出了泛血管的概念,这是个跨学科的概念。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了解泛血管病概念,就能很好地对心血管疾病,甚至肾脏病、脑血管病进行防控。
 
泛血管病的概念可以这样解读:心、脑、肾等各器官都有血管联通,如果把血管比作河流,这个河流流动的就是血液,坏的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好比河里的泥沙。如果“泥沙”太多,把河道堵住了,血流就会越来越缓慢,甚至流不动,形成血块。
 
泛血管病协作平台,从临床研究到泛血管疾病相关的技术包括可降解支架等从各个层面建立全链条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策略,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生物领域“登月工程”,推进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


提高公众认识,从“根”上掐灭火苗
 
心血管疾病这样一种慢性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要降低疾病危害,首要是大众自身提高对于疾病的认知。
 
比如我国高血压防控网络越来越严密后,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已经有所控制。
 
比如曾经有过冠心病、发生过心梗、缺血性脑卒中、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的高危、极高危人群,应及早识别自己的高危因素,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实施干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而更多人则应该学会识别并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早发家族史、年龄、吸烟、肥胖等。
 
特别是控制住血脂,根据世卫组织最新资料提示,心血管疾病防控获益中,控制胆固醇、降低血脂等异常危险因素所带来的贡献最大。而其它几个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血压、吸烟率、不运动率。控制住这些危险因素,才能是从“根”上掐灭了心血管病的火苗。
 
既往才能开来。目前,我国在高血压防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实现了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下降。如果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能降下来,那么我国就会全面迎来心血管疾病发病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


健康传播,需要与负责任媒体共同进行
 
今天来到健康中国论坛,这两家都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主流媒体。说到媒体的责任,不得不提起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事。
 
在今年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的年会上,邀请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孔灵芝会长和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博士一同探讨。访谈经整理后发表在《健康时报》上,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
因此这让我坚定了一个想法,即倡导健康传播,需要医生联合负责任的媒体一同进行。其中医生提供医学学术支持,而媒体负责将靠谱的信息用专业传播的形式,播撒得更广。
 
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早日迎来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早日到来!

转自: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