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伴阿背寨 | 乡情众筹,拉开云南乡村复兴大幕

 行摄天下者 2017-01-08


- 乡伴云南 · 昌宁阿背寨 -


森林已在我脚下了,我的小屋仍在上头

那篱笆已见到,转弯却又隐去了

云在我的路上,在我的衣上

我在一个隐隐的思念上


上面这个美景如画的梯田天堂,叫做阿背寨,是乡伴们在新田园乡居的理想之地,也是朱胜萱踌躇了好久,决定开启“乡情众筹”的起点。

故乡永远挂心头,所以云南,是朱胜萱一定要去的地方。



朱胜萱  乡伴东方创始人 / 伴城伴乡城乡互动发展促进中心发起人/国家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委会秘书长 / 东方园林·东联设计集团首席设计师 / 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


曾经辉煌的世博设计师,却化作寄情于山葱绿茂间的田园诗人,创立原舍民宿启迪了他对生命意义的另一种可能。这位中国乡建先行者,在短短3年间,进行了长三角地带的重大布局,从一个莫干山到十个村落的文旅开发,在乡村实现了重大转型与突破。朱胜萱说:“让那些和我当初一样因为渴望美好生活而背井离乡的农村孩子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在这条乡村产业升级和生活方式回归的路上,他这次终于回到了故乡云南。



10月13日,昌宁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范喜与乡伴东方创始人朱胜萱先生正式签订昌宁县阿背寨·新田园乡居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乡伴东方将在阿背寨建设轻奢的梯田温泉、精品民宿、田园山居小别墅、休闲文化设施、休闲农业体验区及相关配套。与此同时,该项目的正式签订为昌宁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为昌宁乃至保山发展全域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个项目签订背后,在商业模式上的摸索及资源对接上,着实花费了朱胜萱老师不少的心力。




“记忆里,产量并不高的梯田,盛满了儿时吃米饭的希望。弯曲的田埂,刻满捉泥鳅、采鱼腥菜的乐趣。长大后,家乡的梯田已变成旱地、变成茶园,梯田的所有乐趣,都变成了记忆。直到遇到了位于澜沧江峡谷深处的阿背寨梯田,才发现那里的梯田,依然用弯弯曲曲的“等高线”,帮我铭记着乡愁的记忆。”




乡 | 情 | 众 | 筹

是我们离乡人回去的第一步

是让家乡活过来的一股能量



困惑

云南的魅力在于不经意之处就会藏有一方仙境,自然禀赋、物产资源和文化传承无一缺损。然而,如此好的资源,由于交通区位等问题一直进入不了大众的视野,从而导致人流不够,品牌推广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


若在此投资上亿的轻奢级民俗聚落,投资回报率会十分漫长,用传统的商业投资模式,以高回报率去撬动乡村似乎不太可能。


上述是乡建者一直会遭遇的大困惑,想回不得回,主因商业模式无法打通和嫁接。


聚能


就在这座梯田的泉眼前,朱胜萱望着满溢的温泉水肆意流淌,他心生了“乡情众筹”的念想,一定要找到离乡人一起回乡做这件事!共同的乡情是一根纽带,于是他的乡伴云南团队一个个约见离乡的云南人,为了同一个回去的理由和目标,开始聚集能量:乡情众筹用各自力量出资、出力、出智慧、出品牌营销、出资源对接……虽然回报率较为缓慢,但这份细水长流却联结起往年岁月中已渐渐缺失的部分,得到久违亲人的团聚和友情的回归。




资金资源和渠道的多元化积聚回流,使得“乡情众筹”这种特殊乡建模式成为了一种可能,在故乡,用经济创新模式,解决缺资金、缺渠道、缺人流的普遍问题。


如今,人的社会属性已从以往垂直化向扁平化发展,这是创新创业方向上的架构基础蜕变,而这个社会进化的必经之路上,每个个体成为了一个能量源,当原本条块分割的专项体拧成了一股绳,能量作用可成量级升华。


而想回故乡的原生动力,则是能量聚集最为美好的催化剂。




离 | 乡 | 人 | 回 | | | |


阿背寨景色


人们都说,山好水好,云南人因着这份天赐成为了诗人。其实,被美景唤醒的内心共鸣与感动,把所有至此之人,都变成了浪漫主义者。




阿背寨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乡

比邻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

离县城约半小时车程

离保山机场高速1小时车程


这片梦幻之地上,分布有千亩生态茶园黄家寨古树茶林、“文墨之乡”美誉、万亩泡核桃林、望江楼奇景、澜沧江风光、鹅头山秀色、大秧草塘湿地、天堂山莽莽林海,沿江野生茶群落、河西水库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点缀在茫茫横断山脉之上。





阿背寨-澜沧江畔最具社交场景感的新型乡居生活社区




寻找了许久,在阿背寨也许能还原中国版“小森林”的生活场景




阿背寨梯田,是必须等雨才能栽插的“雷响田”。夏日里的梯田,或是一片水面、或是初绿的秧苗、或是农人忙碌劳作,蓝天白云与四周的青山倒映水里,构成了原生态的自然之趣。




深秋时节,阿背寨梯田的谷子黄了。一层层的金黄与青山相连,与蓝天白云和澜沧江高峡平湖相映成趣。走进田间,阵阵稻谷清香扑面而来,满目金黄尽收眼底。散落在田间的田房,在田间劳动的人们,点缀期间,让画面活起来。



稻田簇拥下的温泉你泡过吗?


如今,泡温泉已渐渐成为云南保山人的一种习惯与时尚。而在层层梯田之间的石缝里,不多几处吐露出几个汩汩温热的清泉泉眼,这就是当地闻名的“澡塘坝高桥河谷热泉”。



泉水清澈透明,水质上乘,呈中性至微咸性,富含钾、钠、镁、氯等化学元素,具有较好的防病、治病、健身效果。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地热队勘察认定该热泉水均属HCO3—Na型水,为偏硅酸(SiO2)、氟(F)医疗热矿水,该区域热泉水可直接用于洗浴、医疗及保健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随着小湾水电站建设下闸蓄水后,漭水镇境内的澜沧江自然形成了高峡平湖壮观美景,澜沧江高峡平湖过境近百里,平湖两岸是绿的海洋,绿荫滴翠,芳草茵茵,连绵不断郁郁葱葱的山峦险峻而又蕴藏生机。





站在山顶远眺,与澜沧江相连,河谷两岸自然景观独特,地势险峻,生态环境优美。雄伟的澜沧江大桥、“澡塘坝高桥河谷热泉”、望江楼下的湖中岛等无数景点连成一线。


百里平湖


千年茶树


万亩杜鹃


泛舟高峡平湖,恰似使人步入人间天堂,真切体验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尽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俊美。






一间房间 / 一个露台 / 一池温泉 / 一群知己


50位离乡人将共同缔造具有社交场景感的新型乡居生活社区。为了自己曾经且永远的家园,云南人的乡情众筹就如此进行了。

在这道山间的风景线,写满了山区农民祖祖辈辈的创业史,更是一曲曲值得世代传唱的绝美篇章。而现今这一代拥抱乡情之人,将用自己的创业史将史章延续。



参与此次云南乡情众筹人员名单

蒋洪彪

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任建筑师

现居北京  原籍 昌宁  2003年离乡


范舒玲  

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全球项目经理

现居法国  原籍 昌宁  1991年离乡


孙源 

云南万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现居昆明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杨茗 

云南扬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现居保山  原籍 昌宁  2000年离乡


沈海斌 

上海飞叶艺术学校  校长

现居上海  原籍 宣威  2000年离乡


李丽娟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医生  

现居昆明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张永云

云南省农业大学 副教授 

现居昆明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吕艳波

云南省43医院 主任  

现居昆明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朱胜萱  

乡伴东方创始人

现居上海  原籍 昌宁  1994年离乡


 郑光强

乡伴东方设计院院长

现居上海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罗玉仙 

伴城伴乡·城乡互动发展促进中 理事

现居上海  原籍 昌宁  1993年离乡


……


部分名单尊重离乡人意见不公开

乡情众筹人员陆续更新中

有你们,故乡就有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