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格媒客

 孙黎明tt 2017-01-09

APP会被微信小程序盖过一头吗?

2016-12-31 必格媒客

临近假期,小编的内心是极度兴奋的,不过工作还是要完成,毕竟我是个热爱工作的人。(PS:领导刚刚路过……)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成功滴被小程序刷屏了,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上,APP圈子里“扛把子”级别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向外界阐述了微信的最新动向,以及1月9日即将上线的功能:“微信小程序”。

“由传播内容到提供服务”、“由平台回归工具属性”,作为国内最顶尖APP——微信的新产品,今天小编还是陪大家扒一扒关于小程序的那些事。

“小程序”和它的“小”程序

微信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负担,毋庸置疑,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庞大的社交工具,其高达9亿的用户标志着大部分人的朋友圈、工作圈都集中于此。

事实上,动辄几G乃至几十G的垃圾软件,却让微信显得越发迟缓,对许多内存不大的人而言,卸载重下已是常有之事,就算只是聊天,用久了也会卡,是大多数用户手机中的耗电和空间大户。

用户逼近9亿,微信的发展已然逼近天花板,伴随着未来用户拓展难度的越发艰辛,提升用户粘性已成为微信下一步的主旋律。微信很有自知之明,十分清楚自己的短板,同时也很机智。“小程序”的上线,无疑是微信为之开的一剂良药。

用张小龙的话讲,“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触手可及。”当你需要某一商家的服务时,不用去下载一个专门的APP,只需要用微信扫一个二维码或搜一下,就能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服务了,而且“用完即走”,无需安装卸载。

换言之,用了微信你就不需要再下别的APP了,扫码就行!微信用一种巧妙地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深度,却又规避了“瘦身”,同时也显现出了其对于构建O2O生态闭环的野心。

譬如买汽车票?无需窗口,只要站牌上的一个二维码,就能进入小空间购票,想知道下辆车多久来?扫一下就知道了。

目前来讲,微信虽然成为国民的朋友圈,但类似微信群发展并不乐观,严重缺少有价值的互动内容问题,要么冷冷清清无人关注,要么沦为广告阵地,此前微信红包是支撑微信群活跃的第一大功臣,红包更像是一时的热门玩法,治标不治本。

伴随着红包大战逐渐冷却,小红包的出现不仅是借力,更是微信为群组注入鲜活的、独特的、互动内容的重要法宝。

显然,这是比QQ群提升了N级的玩法,不仅能调动无穷无尽的民间生产力来基于足够细分的场景来创造新内容与新互动,其次小程序的方向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协作式与互动的。

其二,小程序的推出,本意还是与APP抢食。目前来讲,大多数企业在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形式,都是以APP来实现的,尽管微信也早就推出了企业服务订阅号,但它和专门的APP相比,既缺乏定制性,又缺乏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说,微信早年希望把企业级服务从APP移植到服务号上,第一波努力的结果并不理想。

微信此举无疑是攻势的再一波,有媒体宣称“将颠覆appstore的地位”,微信本身作为操作系统的载体,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论。但现实真有那么美好的吗?

小程序看上去有操作系统的所有接口,但毕竟仍是基于微信的,微信虽是超级App,但依然是操作系统上的一个App。微信小程序作为二级功能,做到跟原生App一样流畅,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多了一层运算,而且还会加剧其效率、卡顿以及所占内存。

小程序的出现,更像是APP功能的阉割版,公众号的升级版,介于两者之间。在张小龙看来:一部手机内存最大也有限,不可能下载那么多商家的APP,而这就是小程序的商机。

其实所谓的小程序,微信在微信支付中依然早有试水,譬如滴滴打车、大众点评这样的常用APP,一键点开微信支付,下拉点击应用图标,即可使用。

不过掐指头算算,小编仅仅用过一次,两小时前的一次滴滴叫车,怎么说呢?实际功能相比于原生APP有着极大地简化,只能看到起终点和司机的基本信息、价钱,小编完全不知道司机在什么位置,实在是很难用。

微信的药方显得有些过于乐观,把所有的功能全部打包在微信里实现。低频、非刚需场景的长尾服务提供者才是最适合来做微信小程序的,反之高频、刚需场景的服务依然适合以独立APP作为主阵地。

对开发者真的有诱惑力吗?

从目前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微信小程序,在微信里没有入口,启动来自于扫二维码;没有下载过程,所以不会有应用商店;小程序上线后用户无法订阅,也不能成为粉丝;小程序与用户间的关系仅有“访问、被访问”;小程序不支持推送消息,不能分享,暂时不能做游戏,仅提供有限的搜索能力,并独立于公众号。

换言之,它和用户间只存在服务关系,而不存在运营可能,服务玩再好,用户依旧是微信的。明面上说是不打扰用户,实则是微信是期望构建O2O生态闭环的野心,旨在通过二维码连接现实世界和线上世界。

“用完即走”,这对用户而言固然是个好的命题,但对于程序运营者而言,却并不见得。首先微信固然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小程序并没有入口,扫二维码的方式仍需大量线下场景,即便可能有微信推荐,运营支出暂且不论,其导流作用仍是未知数。

倘若程序运营方通过微信小程序壮大、拓展用户,看似是加速器,实则是被绑上了微信的战车。一者,用户借力于微信媒介使用服务,已然形成使用习惯,小概率会再下APP,运营方逆向倒流难度颇高。二者,掌握着用户资源,微信将对小程序有着极强的掌控能力,尤其是中低层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存在,无疑也为腾讯寻觅优质投资项目以及行业竞争,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小程序运营者的存在,更像是微信服务某一端口的内容供应商,为微信“打工”,借以继续推高微信的影响力。

从好的方面看,如果微信开放群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通过小程序为微信群扩展各种各样的功能,群的生态将多么繁荣?而第三方应用则可以借助群的传播力量,快速获取流量,产生很多变现的玩法。

但正如微信的逻辑,它希望帮助用户用最高的效率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当更多的人愿意通过小程序获取服务,那其原有APP载体就会被大量导流,进一步推高APP的运营难度,其尴尬地位正如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对稍有体量、在细分领域取得进展的程序运营者而言,微信小程序并未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而且没有用户体系,就无法形成和用户的链接,没有这种链接,就无法具有商业价值。利弊之下,不足以推动其为之大量投入。

反之,微信小程序能提供丰富的框架组件和API接口供开发者调用,对开发者而言,小程序的开发成本和难度远远小于APP,借力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这对很多中小型的程序开发者具备极大的诱惑力。

正如张小龙所说的:“我自己是很多年的程序员,我觉得我们应该为开发的团体做一些事情。”微信小程序相对的低门槛,也将吸引更多的技术团队及人员创业。

当然!程序本身仅仅是死的,商家的商业模式能否完成,还在于商家自身的运营水平,绝非用了小程序就能赚钱。

下一风口生态的提前布局?

任何产品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事实上,微信同样有着更深的思考。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如今早已步入发展瓶颈,生态发展的天花板已渐行渐近,伴随互联网技术和时代的高速发展,距离下一代平台的颠覆,绝对不远。

AR还是VR?人工智能更或者智能硬件?现在还仍然难有定论,正如五年前,很难相信智能手机作为载体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新平台需要新的秩序和新的交互方式,而微信最大的危机就是产品的自我革新。

正如张小龙所说的,微信的战略是什么?“微信是一个工具。”既然是一个工具,那必然要有它的价值。如果要想要继续占据国民应用的地位,就势必要与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所契合,正如从QQ到微信……不管未来是什么方向,服务需求必定是更加便捷,

“用完即走”、“随时访问”、“无需安装”,小程序的上线,让微信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的,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

智能手机之后是什么?张小龙认为:智能手机之后会是类似于眼镜的设备,通过视网膜投射给你带来更大的屏幕,然后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服务。

正是因为此,未来的程序是所见即所得的,无处不在、随时访问、无需安装,跟手机的应用完全不一样,目光一聚焦就能进入相应的服务入口,多么梦幻的消费场景啊,而且离得那么近。

小程序的出现,说是腾讯及微信构建O2O生态闭环的野心,这固然没错,但更像其对于下一风口的提前布局,当小程序逐渐完善和壮大,将为之在下一风口提供极高的助力。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