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赤柱~

 一面两面 2017-01-09

1
赤柱廣場歡迎狗狗與主人同逛商場,店門前設有「停狗位」,該商場最近舉辦了「狗狗瑜伽班」,由270名狗主帶同愛犬參加,目標是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展示狗狗才藝,體現人狗共融,並進行慈善籌款,不難想像這是個愛心爆棚(滿溢)的活動。


 

2

建於1844年的美利樓(Murray House)是富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物,原本座落中環,是駐港英軍的營房。

英國旗幟在大樓上飄揚了大概一個世紀,到1941-1945年的日佔時期,為「血色太陽旗」所取代,這裹成為日本皇軍司令部,設置有囚室和刑場。改懸了「催魂幡」的三年又八個月,據稱期間被虐殺的英人、華人達4000人。

香港重光後,再次成為香港殖民政府的部門辦公室。上世紀80年代,因應中環的發展而被拆缷,鑒於其歷史價值,分拆出來的3000多件建築物料被妥善保存,並於1998年在赤柱完成重置。

1941年12月為抵禦日本侵略的香港保衞戰,赤柱一役尤為慘烈。原為軍事設置的美利樓,如今依歸赤柱,宛若在細訴它的前世今生。有人應為連鎖時裝企業H&M落戶於歷史建築的美利樓,有點不倫不類,我說翻似交織著遺蹟與現代(Heritage & Modern),印證滄桑。


3
站在美利樓的陽臺眺望,遠處可看見赤柱大街的的唐樓群,每幢都只有幾層高,不像市區的高樓大廈,層屏疊幛。赤柱大街有許多臨海的餐廳、茶座、酒吧,極有歐陸情調,一派悠閒。扁舟小艇如油畫般橫斜分佈在赤柱灣上,加上幾根羅馬柱子,又是一景。


4

走在海濱長廊,朝西南方看去,由眾多支柱撐起的「大屋頂」,是赤柱卜公碼頭(Blake Pier at Stanley),名稱來自第12任港督卜力。原來的卜公碼頭,始建於1920年 位於現在的中環交易廣場,因填海工程的關係,1965年被拆缷。現在的「屋頂」,是經翻新除鏽後的原有蓋頂。

卜公碼頭糅合中西建築風格,一如香港的中西文化,融匯通。碼頭四面全無遮擋,不阻海風,置身其中,倍感自由奔放。往香港最南端蒲台島的渡輪,在此停靠。天氣怡人的日子,不少釣魚郎在碼頭邊放鈎握桿,沉思冥想。遇陰雨颱風之時,能感受亂石崩雲,驚濤拍岸。




本期原創圖文由Mango Wong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