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心如先生谈中国画

 昵称39437193 2017-01-09

之林老弟:

天气凉了,行动原就不太灵便再加上后重的冬衣就更不行了。本想找你谈谈,可又觉得你仍在诲人不卷不得闲的人给你添乱于心不安耳。因此在我作画之余隙中比如今天阴雪光线极暗无法作画,给你写一些我对中国画的想法看法用笔谈也可以向您求正。

在没有说明我认为什么什么之前请先看一下随函件附去19908月我留下的一段剪报。顺便说明我不认为他们是管窥蠡测或一家之言。也不认为他们有意贬低中国画家的能力水平,我倒认为他们是坦城不作虚誉,一针见血道出中国目前一些“落笔便成仙者”的实际情况。从而我同意他们的看法和评论的,未知您以为如何?一问。

 
                               (许心如全着色   中国画《丹桂飘香》  作于1991年) 

在那一段“中国美术界的十大问题”文章之左有个张宝青为王亚妮写的一段文字您又以为如何?二问。

    当我这风烛残年又认识了一位学画的人,我真高兴又是一位信主的,我虔诚的以神的名义希望您说一说您的看法,或缩小范围您以为我的想法作法有多少是失误的?三问。

您虽然比我小几岁,中国有人曾说过“师其道不师其年龄闻道有先后”么。有些人确实无视、无听别人的不同意见,总在自以为是的向前走,更蔑视别人好心的建议。我愿受神的鉴证是能够接受明眼者的正谬的。我的国画老师是福建人,对文章的写作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绘画则不然了,从造意、构图、用纸、用笔等等他很保守,因此造成我对他有着神秘感,甚至也影响了我。写远了,回过来再写要说的。那些“执笔便成仙”的人,为了丰产不惜草率从事,高唱着:“要神似不要形似”的口号下粗制滥造起来。演变到目前字越写越大、画越画越长;百牛图、百马图、百猫图、百鸡图,再进一步就要出现千蝇图、万蛆图、十万蚂蚁图、、、、、、像这样的中国画我在六十年前就看它不起了。也许这就是很早就在思想意识里埋藏下“偏见”的根源。

 
 (许心如书法《松寿》  作于1985年   时年八十五岁)

据说有些外国人一向对中国的成就,不论是什么都采取看不起的态度。当然也不尽如此。反过来抚心自问人家说的对不对呢?我国那些名噪于生前死后的“大画家”是不是过去他们作,现在受他们传染的仍在继续着作傻呼呼喊着“求神似不求形似”大笔一挥画个似狼非狗的黑东西好象在跑,画个只有在飞机上才能看得到那么多的所谓山和水,画个瘦驴或是跑马、没有犄角的羊可又象个猪。这种歪风大概从吴昌硕始作佣造成被外人指出的粗制滥造。过去中国人还有过自我标榜什么是文人画;什么是匠人画。现在成了文不文、匠不匠了。如果用《亚美时报》“中国美术界的十大问题”的话说:“轻——小情趣”也就很不错了;有的连小情趣都没有,而且多的是。记得在二十多年前北京有个姓马的“善画马”,有人说他画了一辈子马。有一次在午门上举办全国工艺美术展,见到他画的一大幅“立马图”比活的小也有小驴那么大。可能费了不少力气画的很工细,当然它还是比不了彩色照相机放大那么真实。我觉得他是事倍而功一半也没有。傻呼呼画呀画毫无意境的东西,等于在一张纸上写满了马字,那仅不过是个象形符号而已。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还没离开形象思维,在他能画像一匹骡子而不至被看的人认作是个马也就很好了。而看画的人也停留在有人能用笔画个带毛的四条腿竟会像个驴,也就是个难能可贵的大画家了。作者和欣赏者都停止在这个阶段和水平里,被外人指为肤浅低级、没内容是不为过的。我是中国人,我也能画。虽然我现在再也不画那样的东西,可我在五、六十年前也画过。因此我觉得脸上发烧、心里不是滋味。

 
 (许心如水墨画  《芭蕉图》及诗词对  作于北京1984)

追溯到六十年前同我的那位先生一谈到我的想法他就要骂我是叛逆之徒。殊不知一切事物都在变,不变不能前进,总停止在一个水平一个角度里还在自以为是,要么明清如何,要么宋元如何,抬出来祖宗吓唬人,真是愚不及的。

下面说一说我敬重的是些什么吧。比如画插图的、画连环画小人书的他们虽不太为人知被尊为什么画家,但他们的作品给文字的叙述增添了想象力,可以说有些效益。可惜的是不能算作创作,因为它是人家的著述里或说作原形上表现他的想象而已。也就等于要没有“三打白骨精”他画不出“四打黑骨精”来。就算他能画出来也不会有人要看。因他是借重别人讲的喧赫一时的成果,附庸在它上而成为小人书才有人要,有人看。当然也不能绝对肯定没有创作小人书的人,也许有但我孤陋寡闻的人不知道。前二、三年北京电视台每晚十八点开始播放动画片“希瑞”?我觉得绘画的技巧很老到,可惜我没有时间常看,偶然碰上一次觉得作者的笔墨简练、准确度很高。比前些年偶去琉璃厂在一家画店里看到一大幅六尺中堂题曰“松下看童子,言师采药去,指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与小人书放大没有什么不同。题词是一首尽人皆知的旧诗,可他并没引注,也可能算作一时疏忽了。那上面画的一个老头,一个小孩,一棵松树,几笔远山,并没有离开白纸画黑道。据说是个大画家,没标明价,后来听说这个作者也走了。但我觉得比把鹰嘴画成大斧头,把小河虾画成海大虾,把梅花画成篮子那样大,把牛画成走着的形式而实际牛腿不是那样走,也就是凡属四条腿的家畜如果是走不是跑,作者是不知道牛腿是怎样活动地。多了!外人诬我们为荒唐怪诞真是大有人在。

 
 (许心如传统中国画  《设伏在忍冬藤上》  作于北京1944年)

    今日下雪室内昏暗写写还行,画作不了。拉杂出来同你谈谈心,就停在这吧,明天再写。

今天还在阴沉降雪,早起看到楼下在兴建小屋,目前已形成无人监管的私人建筑,谁需要谁就盖两间,“章”无所谓违不违。市政当局真是宽大为怀,有法也可以不依了。在这敲砖、断瓦的叮当响的伴奏下我再给你写几句。

中国有句常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辩证上讲都对,也都不对。但有个适合不适合某一时间或时代所需要的道理存乌。那么有没有比较长一些时间都能适应或适合的事物存在呢?有的。在艺术范畴里比如所谓具有永久性的什么什么罢、、、、、、莫扎特的歌曲,达芬奇、伦勃郎的画,米西盎则罗的雕刻,庄周的文章,曹雪芹的小说故事等等、、、、、、五六百年到二三百年中都能被人们所适应而称道之,还没有人指责提相反意见。记得在198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一次美国人韩默(哈默)借展个人藏画三百年名作原件展。其中有件作品静物,是美国十九世纪的静物画家:威廉米克尔哈涅特William Michuel Hurnett1848--1892有人评为所画事物每件都够三度空间。就是说彩色照相机放大照片也作不到。从而我们可以认识有人认为真能形似不是不好的事,似是而非的所谓神似才是自欺欺人的低能者流。我们从公平处论定主要还是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手法高超与难度。因此再重复一下既不是画像了就好;画的不像就不好。也不是神似的就好;形似的就不好。重点是整体结构和要表现的目的与内容是否用材得当,素材是为内容服务的不真实不能表现的恰到好处。当然也有用模糊技巧的使阅览的人朴朔迷离捕捉不定也是耐人寻味的,偶一为之则可,哪能使看画的人同猜谜一样的伤脑筋。顺便再说一下作为装饰画不在我要说的范围之内。写到这里想起近百年间有许多作画的把画完成后还要题个上下款,下款当然是作者的名字,上款有许多这样写:“为某某仁兄大人补壁”。那就是说把画挂在破墙皮前,为了遮掩住、挡住破墙皮的不好看。(看着寒酸不舒服)挂上去的画要比破墙皮好看些。这倒是有自知之明的说法,就是说挂上去的画仅不过略胜于破墙皮。可叹可叹!中国绘画艺术就这么糟么?有人告戒我说:“这您都不懂,这是人家谦虚客气”。不,我则认为是实话实说。

 
 (许心如先生  同农民朋友在一起  约在20世纪50年代)

最近不久之前,在电视上、报纸上经常看到:“某某大画家为某某大大画家之高足、融古今中外各家之长,近在某处义展,作品一抢而光。”过去旧社会里有人捧“生意”,现在也不乏其人。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从记忆中搜寻到近六、七十年里中国发生的种种不幸得出一个小小论定:从1928年起北伐成功之后消灭了一些地方割据势力,停止了一段内战频仍的局面就有人发了统一财、日本侵华之后有人发了国难财、在沦陷区的发了沦陷财、原子弹落在日本,小鬼子投降,有人发了光复财、南京大员来北平接收,有人发了接收财、共产党赶走殖民主义者,全国解放了有没有发解放财的不知道。今年落雨成灾。徽、苏等地大雨成灾,在救灾的名义下是不是有人发了救灾财?信手写最不好,又写溜了笔。回过头还说咱们要说的中国画艺术。我认为题材不同必须用不同方式、不同素材、不同的技巧来表现在绘画上,从一幅作品的成果看比另一幅作品都应该是风格气质都是各不相同,甚而至于能使看画的认为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这也就是因内容不同自必应该不同才好。但也必须承认有它内在的格调,与好、恶的取舍有着关联性,如同李白的诗总不是杜子美的味道。苏东坡的词作,绝不同于秦少游是一样的道理。就算民族不同、国际不同具备有同一看法也是有的。因此在五十年前我的想法竟偶合于五十多年后异国人比较公平的论定,如要求有深度、有益于社会人生;虽是次副的素材或在附属地位的形象也一再推敲绝不轻率的放上去。怪和脏更是我所大忌的事,甚至一件作品的装裱都是由我自己设计,就如同油画框不是适用于任何画面的一样。我不是说《亚美时报》评及所有中国人以及它全是对的。但它的论定与我的想法极相一致。这可不是“什么都是外国的好”。因人家说的是实际情况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我也就是这样想的,反回到第一张信纸上请问老弟台能否不吝示教?

 
 (许心如先生用于  雕塑的紫檀微型刨  自制自用尺寸长仅5cm  时间约在1930年代)

写了这么多当然有许多罗嗦重复,耽搁老弟许多时间,看到这里我谨向您致以歉意。

我在平心静气等候您的不同意见,千万不要以为对一个八十多岁被认为还没有糊涂的老人不肯说、或不好意思说出那就错了。我知道我是有偏见的人,我愿照照镜子,至于照出黑来抹不抹下去那是我的事。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道是能得到一次别人的、明眼人的看法了。

阴了三天,连降小雪,室温不低可脚上很凉,昨晚换了一双旧棉鞋倒比新的暖些,写了十张就此带住吧。祝您与弟夫人安泰。

 

小山菊妳好!星期日有时间来么?

好长时没见到你了,愿你好好学习!

 

知则  十二月十日夜八时三十分

                                                  (一九九一年) 

 
 (许心如书法  《丹桂飘香》  作于1991年)

 附录:

[中国美术界的十大问题] 当前中国美术界创作存在10个问题。

第一是空------内容空洞,缺乏生活,缺乏历史深度,缺乏真情实感。

第二,浅------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肤浅,不深刻,不耐看,缺乏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

第三,轻------由于小情趣、小题材的限制,作品没有分量,显得轻薄,对社会对人生意义不大,可有可无。

其四,低------有些作品格调低俗,甚至有低级趣味,缺乏时代的壮丽画卷。

其五,粗------制造粗糙,不下功夫,焦虑不安,妄想在三五个月一鸣惊人。作品一挥而就,缺乏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其六,涩------有些作品表现变态现象和变态心理,形象晦涩难懂,欣赏美术作品如同嚼蜡。

其七,丑------人物形象丑陋不堪,似乎越丑越美,故意夸大劳动者长期艰苦劳动而造成的生理变化,把纯朴变成了呆傻,把粗壮变成变成了粗野。

其八,旧------有些画像十几年或几十年没有发展,没有提高,作品缺乏新意,表现形式和技术技巧陈旧。

其九,怪------艺术贵在独创,但不是越怪越好,有些作品荒唐怪诞至极,丧失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十,脏、乱------有人片面理解“宁丑勿媚”、“宁拙勿巧”,画面又脏又乱,缺乏韵律,缺乏形式美感。

以上10个问题有的表现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当前美术创作尽管有很大成绩,但仍缺乏具有深远和历史意义的伟大作品。如果不正视这一点,中国的美术创作就不能大跨度地提高一步。            


                                      ------摘自《亚美时报》文章

 
 (许心如书法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时年95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