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遇到平台异常要如何维权?

 haomingshan85 2017-01-09
   16日,看到网上一个消息,我正在投资的一个P2P平台,中融投,被经侦了。虽然官方公告说只是“例行调查”,但是据称公司有多名员工被带走调查,至今还没有全部放出来。虽然最终情况还不明朗,不过提醒大家:已经注册没投资的不要充值;投资了有回款的请及时提现;投资还没到期的请注意保存证据。



有人问过我:小影子,你踩过雷吗?

当然踩过啦。差不多11年开始投的P2P,没踩过雷感觉自己都不能算是老司机。

不过,我的第一次踩雷,是在今年春节后(也就是16年的年初),实际损失2600元左右。

是一个河南的平台,官方宣传是背靠某个大企业,还有市长去公司考察指导工作的新闻,以及母公司各种政府合作项目宣传。最后被证实:项目是有的,但是压根没开工,就是荒地,而平台上大部分的标都被查明是假标自融,钱进了管理层的口袋。

这个经历告诉我:不知名的所谓“大企业”旗下的平台少碰,自融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你们以为我是被这个平台各种高大上的介绍给迷惑了么?并不是,而是想着钱不多,手里有张券,想用完。P2P|遇到平台异常要如何维权?

其实在我新手标到期之后,对这个平台的体验并不是很好,但是想到手里3000-100的券,当时资金也比较充裕,就又投了几个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对我来说更切实的教训是:体验不好果断撤,宁可错杀不放过。有时候还是要相信直觉的。


踩雷之后,我加入了维权群。虽然我知道,我不会为了这两千多元花太多时间精力,主要是想了解下维权的流程。

也许是我运气好吧,这个群的朋友很给力,在努力了几个月之后,已经立案,大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也都抓到,进入调查取证的环节了。

简述一下这个流程:

  • 趁着平台网站能打开,留存各种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投资记录、资金往来记录(如果是有托管的,需要托管平台里的交易记录)。
  • 如果真雷了,加一个维权群,立案是需要达到一定人数和金额的,抱团比较容易成功。
  • 按目前的政策,平台由其所在地管辖,如果是平台跑路要报警,需要去平台所在地;能到场尽量到场,不能到场,如果加了群,可以先委托,等案件定性了,还是要本人到当地警局做笔录的。
  • 如果当地警方不重视(不重视的多,你们懂的),则需要各种造势、抗议。我雷的这个平台的维权群,有部分人异常坚持,包括孕妇、六十多的老人等,都多次去当地,找各部门举报甚至在街头打口号表语等,而其它群友也积极在网上转发对该平台诈骗事实的揭露。才有了目前比较不错的进展。
  • 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从我雷这个平台,到当地警方立案,就长达7个月,立案之后收集受害者的笔录,再调查,又是需要好几个月,目前还在进行中。而据我所知,这已经比大部分雷了的平台的维权情况要好得多,很多平台雷了一两年,维权还毫无进展,更别说拿回自己的钱。

回到16日的新闻,我想到写写这个踩雷的经历,也是听说了中融投被调查的新闻。

重申一下我对于P2P的态度,在很久以前就写过一篇文说明《P2P|这个平台靠谱吗?》。

在新的监管细则出台之后,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不能做到完全合规。大部分平台都有信息不透明、关联交易甚至资金池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P2P绝对不是一个低风险的投资。以后监管到位,可能会比较安全,但是收益也相应会下降很多。


又想获得高收益,又怕太大的风险。于是,我选择的策略是“小额分散”——单个平台投资本金不超过1万元,少的平台一两千、三五千的都有。“小额”是指单平台的资金,即使完全损失,也不会对我有太大影响。

同时,坚持这个投资原则。在之前某平台红包改版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小伙伴趁着最后的高息投了不少,但是我最多的时候也就2万元的待收。虽然没有别人赚的多,但是我也不后悔遗憾。正是因为我坚持了投资纪律,在平台出了各种负面新闻的时候,才能淡定地围观事态发展。

今天,我看完中融投的新闻,该下载合同下载合同、该截图截图、加个群方便接收最新消息,然后就能该干嘛干嘛了,反正平台的待收要到17年1月才到期,担心也没有意义。16日,看到网上一个消息,我正在投资的一个P2P平台,中融投,被经侦了。虽然官方公告说只是“例行调查”,但是据称公司有多名员工被带走调查,至今还没有全部放出来。虽然最终情况还不明朗,不过提醒大家:已经注册没投资的不要充值;投资了有回款的请及时提现;投资还没到期的请注意保存证据。



有人问过我:小影子,你踩过雷吗?

当然踩过啦。差不多11年开始投的P2P,没踩过雷感觉自己都不能算是老司机。

不过,我的第一次踩雷,是在今年春节后(也就是16年的年初),实际损失2600元左右。

是一个河南的平台,官方宣传是背靠某个大企业,还有市长去公司考察指导工作的新闻,以及母公司各种政府合作项目宣传。最后被证实:项目是有的,但是压根没开工,就是荒地,而平台上大部分的标都被查明是假标自融,钱进了管理层的口袋。

这个经历告诉我:不知名的所谓“大企业”旗下的平台少碰,自融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你们以为我是被这个平台各种高大上的介绍给迷惑了么?并不是,而是想着钱不多,手里有张券,想用完。P2P|遇到平台异常要如何维权?

其实在我新手标到期之后,对这个平台的体验并不是很好,但是想到手里3000-100的券,当时资金也比较充裕,就又投了几个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对我来说更切实的教训是:体验不好果断撤,宁可错杀不放过。有时候还是要相信直觉的。


踩雷之后,我加入了维权群。虽然我知道,我不会为了这两千多元花太多时间精力,主要是想了解下维权的流程。

也许是我运气好吧,这个群的朋友很给力,在努力了几个月之后,已经立案,大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也都抓到,进入调查取证的环节了。

简述一下这个流程:

  • 趁着平台网站能打开,留存各种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投资记录、资金往来记录(如果是有托管的,需要托管平台里的交易记录)。
  • 如果真雷了,加一个维权群,立案是需要达到一定人数和金额的,抱团比较容易成功。
  • 按目前的政策,平台由其所在地管辖,如果是平台跑路要报警,需要去平台所在地;能到场尽量到场,不能到场,如果加了群,可以先委托,等案件定性了,还是要本人到当地警局做笔录的。
  • 如果当地警方不重视(不重视的多,你们懂的),则需要各种造势、抗议。我雷的这个平台的维权群,有部分人异常坚持,包括孕妇、六十多的老人等,都多次去当地,找各部门举报甚至在街头打口号表语等,而其它群友也积极在网上转发对该平台诈骗事实的揭露。才有了目前比较不错的进展。
  • 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从我雷这个平台,到当地警方立案,就长达7个月,立案之后收集受害者的笔录,再调查,又是需要好几个月,目前还在进行中。而据我所知,这已经比大部分雷了的平台的维权情况要好得多,很多平台雷了一两年,维权还毫无进展,更别说拿回自己的钱。

回到16日的新闻,我想到写写这个踩雷的经历,也是听说了中融投被调查的新闻。

重申一下我对于P2P的态度,在很久以前就写过一篇文说明《P2P|这个平台靠谱吗?》。

在新的监管细则出台之后,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不能做到完全合规。大部分平台都有信息不透明、关联交易甚至资金池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P2P绝对不是一个低风险的投资。以后监管到位,可能会比较安全,但是收益也相应会下降很多。


又想获得高收益,又怕太大的风险。于是,我选择的策略是“小额分散”——单个平台投资本金不超过1万元,少的平台一两千、三五千的都有。“小额”是指单平台的资金,即使完全损失,也不会对我有太大影响。

同时,坚持这个投资原则。在之前某平台红包改版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小伙伴趁着最后的高息投了不少,但是我最多的时候也就2万元的待收。虽然没有别人赚的多,但是我也不后悔遗憾。正是因为我坚持了投资纪律,在平台出了各种负面新闻的时候,才能淡定地围观事态发展。

今天,我看完中融投的新闻,该下载合同下载合同、该截图截图、加个群方便接收最新消息,然后就能该干嘛干嘛了,反正平台的待收要到17年1月才到期,担心也没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