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铁奇遇

 昵称535749 2017-01-09

2017-01-08 09:00 | 豆瓣:鲁曼

“哦吆——你倒是让一让啊,挡在门口我们都不好出去的!”早高峰的地铁站,车门开了,要下车的中年女人对张安斥责道。

“挡,形声字,从手,当声;意思是拦住,抵住,存在主观故意。”可张安却没有故意为之。在满满一车厢的人体行为艺术中,张安上一站刚从车外挤进车厢的缝隙中,在门侧摆出一个动弹不得的pose,下一站就险些被下车的人潮推搡出去。

中年女人下了车,张安心里很不高兴,在沉默中思索着一百种回骂方式。他甚至忘记了那个女人的样子,只是想,要是我当时如何如何回敬她几句该是如何如何爽。这样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张安在一个刚刚空出来的座位上坐下来。他又想起了昨天去见一个客户的时候,小区的中年门卫对他的“不告而入”大声吼叫:“年轻人规矩都不懂!”而为了在客户面前稳定情绪,张安对此保持着沉默。

地铁继续开着,里面坐了一个生气的人。周围人少了很多。

哗啦——哗啦哗啦——

乞丐拿着一只不锈钢大碗,抖着里面的硬币,拄着拐在车厢里挪动,残缺的左下肢用裤腿系了个扣,脏兮兮的。他的头发像是几年没有洗过了,黑发上的白和白发上的黑掺杂在了一起,脸上的褶子从嘴角到额头次第加深,眼睛睁开着一只,嘴里念念有词。

大多数人对这种司空见惯的职业乞丐都是冷漠的态度,这是一种因反感而产生的冷漠,人们大都以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对待自己反感的人和事。除非有了更加奇异的身体残疾或更加创新的乞讨方式,否则谁还愿打开那日复一日被风干硬化了的同情心?看到的人大都扭头装作什么也没看到。唯独张安多看了乞丐一眼。

这个无意的举动尤其打动了乞丐,他缓缓挪到张安的面前,举起他的不锈钢大碗——就好像黑车司机对异乡旅客的左右邀约,好像风尘女子对好奇青年的搔首弄姿,也好像推销人员对犹豫买家的谆谆教诲,只有不懈的纠缠才能促成一笔新的生意。不锈钢大碗响了一下又一下,直到张安把手伸进了自己包里。

在张安对面,一个小男孩坐在妈妈腿上,痴痴地盯着张安的举动。张安在包里摸了半天,一个钢镚儿也没摸到,他向乞丐摊开双手表达自己的爱莫能助。乞丐没有要走的意思,这在张安本就毛躁的内心中呼唤起了更大的怨气。他轻轻推着乞丐的胳膊示意让他离开,这个动作还要避免沾染到自己干净的手。

小男孩盯着乞丐,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给他一块钱吧?”这句轻飘飘的话通过空气窜进了乞丐的耳朵。乞丐转过身,把不锈钢大碗拿到小男孩的面前晃起来。小男孩这才直面乞丐惨不忍睹的正面形象,吓得哭出声来。车厢里的目光开始向哭声处聚焦。男孩的妈妈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抱怨着乞丐的存在。

乞丐不走。

张安看不下去了,将积累起来的怨愤化成了替天行道的掌掴:“你他娘的还不滚开!”乞丐一个趔趄,旋转一百八十度面向张安。众目光的焦点进而转向了张安。

“教训得好!”路人甲小声说。

“骗子都去死!”路人乙表达了支持。

孩子哭声更大了。

乞丐紧闭着嘴,又颤抖着嘴唇,积满污垢的脸上终于涨起了一丝血色,那只睁不开的眼睛就要撑开了。对他来说,张安的举动毁掉的不是这一单生意,看客们可都不再会慷慨解囊了。可是身为一个弱者的角色,乞丐又不方便当众还手,他保持着沉默。张安倚仗舆论,行动更进一步,一拳打掉了乞丐的不锈钢大碗,几个硬币在地上清脆地响了一阵,直到完全静止,张安吼道:“你他娘的接着骗啊,看谁给你钱!”

“这样好像就有点过分了。”路人丙说。

“看热闹不怕事儿大。”路人丁保持旁观者的立场。

地铁进站停车,那位妈妈抱着哭泣的孩子下了车。张安的食指从乞丐转向车门:“滚出去。”乞丐果真拾起不锈钢大碗,趔趄着走了出去。张安朝他的背影啐了口唾沫。

这时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反对起张安。所有人都不说话,但都用眼神表示出对张安的鄙夷。这种鄙夷可以分解成诸多的意思,比如“你以为你是谁?”比如“真是没素质的碰上了没素质的。”

张安在下一站下了车。

今天约了新客户,千万不可因为这一次遭遇影响到情绪,他心里想。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