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阆苑女仙图》-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高清大图赏析

 百了无恨 2017-01-09
阮郜《阆苑女仙图卷》_五代工笔仙境仕女道释画高清大图赏析
阆苑女仙图卷》作为神仙道释题材的绘画作品,画家阮郜在创作时努力营造一种超尘拔俗的氛围。他将阆苑仙境置于遥不可知的大海之中,笔下的仙境景色美丽,环境宜人,既符合世人想象,又充满神秘感。画中的女仙们,容貌端庄秀美,气质雍容优雅,服饰鲜艳华丽,举止处处流露出道骨仙风,高贵而没有红尘中的富贵庸俗气息,让人仰慕。画卷“有瑶池阆苑风景之趣,而霓旌羽盖,飘飘凌云,萼绿双成,可以想像”,正是画家理想的最高境界。联想到画家生活于五代十国的衰乱之际,面对政权更迭、世事多变的现实社会,十分向往传说中神仙世界宁静、自由的生活,读者自然可以找到画家不断选择道教题材的动机,深刻认识到阮郜为什么选择“阆苑女仙”生活题材并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作品的思想根源了。

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局部图03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是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也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阆苑,也称阆风苑。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写过:“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王母所居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一幅五代时期阮郜画的《阆苑女仙图》,画里水天浩瀚,波浪环抱,礁岸崎岖,松柏挺立,竹林间白云缭绕,岸边珊瑚琅玕。图中仙女或执卷欲书,或展卷凝视,或拨弄三弦。神情悠闲、泰然。是阮郜的传世真迹。
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局部图08

阮郜《阆苑女仙图卷》局部图09
《阆苑女仙图》,五代,阮郜,绢本设色,纵42.7厘米,横17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高清大图赏析

阮郜事迹记载不详,《宣和画谱》只说他“入仕为太庙斋郎”,尤工写人物。《阆苑女仙图》无作者款印,根据历代著录和卷后跋语,此图流传有绪,是阮郜唯一的传世作品。 “阆苑”是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有时也指宫苑。此图描绘的当是仙山阆苑,为仙女生活游玩之地。图中描绘苍松翠竹间,一群女仙休闲的情景,其中三个地位显赫,在小仙女的陪侍下坐在一起,或执卷欲书,或展卷凝视,或拨弄三弦。四周有乘鸾女仙、乘龙女仙、驾云女仙,还有在海面上凌波漫步,缓缓而来的女仙,与地上群仙互为呼应。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局部高清大图01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局部高清大图01】

图正中为一仙岛,其上松竹茂盛,松下竹间有女仙在石桌上布置杯盘者,有于炉中添香者,有相对观书者,有手弄丝弦者,有相顾而言者,有观赏鸾舞者。右上角有一女仙凌空而来,后有侍女执扇捧印相随。右下角一女仙徒步而行,后二女童抱琴侍从。左上角一女仙乘鹤,又一女仙跨龙而来,左下角二女仙手捧食盘踏浪而至。人物众多而主次分明。海水波纹精致生动,衣带纹褶勾描细密,色彩艳丽。表现出西王母所居的阆苑玉堂中萼绿华,董双成等女仙自在逍遥的神仙生活。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局部高清大图02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局部高清大图02】

茫茫大海中一片宁静的仙岛。水天浩瀚,波浪环抱,礁岸崎岖,松柏挺立,竹林间白云缭绕,岸边珊瑚琅歼。全卷背景大致分为:仙岛礁岸,群仙聚会和大海三部分。作者笔下的女仙、女侍体态比较纤弱,衣纹比较圆软,一反唐代周防时代之半肥与方硬,行笔尚有唐人之凝重,但爽利不及。画竹用钩,树用钩勒、短皴、加染,画石用钩勒、晕淡,较少用皴,以免豪壮之气。画水精细勾出波纹和浪花,以及流动、起伏、冲撞、回转等动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生活美好的渴望。宋《宣和画谱》,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江村书画目》,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阆苑女仙图》_五代阮郜所绘山水人物画精品杰作局部高清大图04 
聆听艺术|五代 阮郜《阆苑女仙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