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等片带动下,港产古装武侠片风靡一时,时至1995年,已被疯狂跟风滥拍致式微。此时拍摄的《刀》,虽同为徐克主理,却勇于创新,制作上一反传统模式,走向另一个极端。 传统武侠片,精致讲究,而《刀》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布景凌乱,发型服饰随意破烂,甚至连对白都是给出大意后由演员自由发挥,纪录片风格的拍摄手法,视觉效果上的脏乱使全片透着一股粗犷气息,呈现一个血腥杀戮的残忍江湖。全片重头的动作戏,也摒弃了传统强调设计感和表演感的手法,不再滥用威亚刻意套招,反特技,用凌厉的剪接突出真实打斗。 闪光的刀具,赤裸的壮男,鼓胀的肌肉,豆大的汗珠;洗完澡湿答答的小灵,铁头火热的眼神和肿胀的下体,魅惑的妓女,滚动的藤球;前半段荷尔蒙四溅,充满青春的骚动。 那是充满血腥与杀戮的江湖 师傅其实是被吓到了,吓软了 魅惑的妓女,像是小灵的对立面 藤球 小灵好看吗?那得看怎么对比! 无处安放的青春 从小受师傅影响,定安其实是个安分的人,所以他会摁住暴躁的铁头,会不由自主到师傅处告状。他不想再面对刀厂鼓噪的弟兄,选择出走;小灵误闯猎户营,他被迫营救;意外断手,但很快接受现实埋了断刀去端盘子;偶遇飞龙,知道打不过也没有贸然送死;受尽马贼凌辱(这帮马贼也挺贪玩的),最后也是因为意外得到半本刀谱才开始试着练功;在马贼身上确认独臂刀练成,再找飞龙已是后话。 在定安身上,更多的是无奈,弱肉强食的江湖迫使他咬牙活下去。反而是铁头,人如其名,横冲直撞不顾后果,更豁得出去。那时声带还没有做手术的陈豪,沙哑的嗓音使铁头一角更具独特魅力。 定安喜欢被动 铁头有铁头的魅力 飞龙,艺高人胆大,拿钱杀人,狂放潇洒,一身纹身也是个性十足,虽是令人闻名丧胆不寒而栗的大反派,却毫不阴险狡诈,倒透着几分可爱。想不到有谁比熊欣欣更适合演飞龙,而对于熊欣欣来说,飞龙一角也比鬼脚七形象更加突出、个性更加丰满。 全程几乎都涂着黑脸的小鬼头,是个惊喜。粤语原版里的她,更加讨喜。我要是定安,有了小鬼头,我也不要小灵! 手镯很不错 狂野 飞龙反而有男主角气质! |
|
来自: sonocaddi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