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20万年薪照顾母亲值得吗?

 静修斋628 2017-01-09
在现实的社会里,我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将来一定要赚更多的钱来孝敬父母。于是,背井离乡,为理想,为心中的目标奋斗。在不知不觉中,父母慢慢的老去,其实,这时候,对他她们来讲,有儿女在身边陪伴是最大的福气。只是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拿成功来掩盖孝道,认为自己事业成功了,拿钱出来可以孝敬父母了,我想对这些人说,纵算是富可敌国,你的表现只是给养而非孝道。以前有一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但在现今的社会,这句话也失去意义,大家都认为只有事业成功,就可以用钱来敬“孝”了。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其实是蛮可悲的一件事,要知道,人生短暂,行孝要及时,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去后悔,到时就晚了。
可能对现在年轻人来讲,生活压力很大,为了生存,不得已远游,工作,事业摆在了第一位,而孝敬父母只能退其次。这可以说是社会大环境如此,其实这样的社会框架,在我个人认为并不是理想的,我所希望看到的,老人不再孤独,有儿女在身边陪伴,享受天伦之乐,这便是一种幸福。但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这也是一种奢侈了。
近日,有则报道:有位放弃年薪20万的白领回社区为了照顾母亲当电工月薪2千多,有网友问我:“这个白领这么做值得吗?要知道,在当下你没有钱就无法生存。”我一听只是笑了笑:“财富是好东西,但并不是世上所有东西,都可以用财富能够卖回来的,像照顾母亲这样的事,别说是弃年薪20万,就是100万又能如何呢?”如果我们把照顾父母用金钱来衡量的话,这就偏离了社会轨道。
所以对于该男子的行为,我个人是很点赞的。或许在每个人的眼里,各人的看法不一样,因为特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早已把金钱与孝道挂钩,认为有钱才可以行孝,但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如果金钱可以替代孝道,那么中国所谓的“孝”就会变得冰冷起来了。
有些人说,西方人从来不谈“孝”,也不要求子女常陪伴在身边,他们的晚年也一样过的很好。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要区别开来,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制度也不一样,中国的孝道是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孝道文化比西方文化要人情味的多。
我曾碰到这样一件事情,在农村,一家孩子出去赚钱,每年都寄钱回家给父母表示“孝心”,结果在外多年的孩子回家,事业也做的很成功,但父亲去世之后连话也说不上一句,最后他母亲把一本存折拿出来给他,儿呀!这是你多年来寄过来的钱,我们都给你保存好了。这个儿子一听,眼泪不由夺眶而出,此时,他方才明白,给父母钱并不能代表着“孝”,因此当人老了,欲望已经变小,吃的,用的也不多,而在精神上面的寄托就很重要了。
有人说:“现今社会养老院这么多,用的着子女天天陪在身边。”但在我个人看来,女子的赡养要比养老院有意义的多,养老院的存在,只是孝道文化逐渐丢失罢了,说明我们的社会离孝道越来越远了。这可能也是当今中国人的一种无奈!所以对于该男子放弃20万年薪照顾母亲的行为,是值得推广,我希望成为社会常态,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样便是民族之幸了。当然,现实中,很多人的压力很大,如果有条件,但尽可能选择就近上班,有空多陪陪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