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时期茶叶末釉高足碗

 自华居 2017-01-10

清代时期茶叶末釉高足碗

图中这只清代茶叶末釉高足碗,应为供器,较为少见。古人称,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茶叶末釉是瓷器的釉彩名。它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高雅。

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清代茶叶末釉制品主要有碗、盆、盘、罐、瓶等。

高足碗,又称靶碗,有中空足封闭底印和不封底两种。造型为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造型与高足杯颇为相似,较之略大。这种纤巧的高足碗于元、明、清三代较为流行,品种有青花、斗彩、茶叶末釉等,以明永乐红釉、宣德釉里红、成化斗彩最为名贵。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