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朋友圈的未来

 耽读斋 2017-01-10

虽然朋友圈与今日头条,一个是社交传播,一个是算法分发。

微信公号的传播机制是“订阅制+社交传播”,然而随着人们订阅的公号越来越多,未读小红点引发的信息焦虑日甚一日,微信公号正在渐渐与订阅者“失联”,订阅者的打开率一再降低。奉行“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微信公号打破了PC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逻辑,作为事实上的“局域网”与移动互联入口,作为聚集了数亿用户的社交帝国,公众号给了每一个媒体人“圈粉”的平台。用户就像管理自己的好友关系一样,管理自己的信息源,微信完全不做人工或算法的干涉。公号的阅读量越来越多地要依靠订阅者之外的社交传播,这种“单篇传播”必定会带来“标题党”的严重泛滥。媒体与粉丝渐渐“失联”的问题,越演越烈。微信公号的选择就是打开率的不断降低,面对未读消息也不再焦虑灼心(最新版本的微信已经把“体贴地”把未读数字改为了小红点)。算法的介入也意味着,媒体不再“直达”订阅者,中间开始横亘着一个“流量分配者”,也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失联”。根据产品分析师对于微博信息流的分析,对于百万级蓝V发布的内容,微博会首先只分发给5%的粉丝,进行灰度测试。如果互动率高,进一步分发给最多15%的粉丝(具体的数字不断调整,并不严格遵照5-15的标准)。流量被“管理”不只有蓝V营销大号,即使你是普通用户,长图微博、转发、含有敏感字的内容都会被降权,这些内容不会被粉丝看到,而是被打入冷宫——未读池。

   “我见过好多三五线小镇青年在那里(头条)写各种硬件评测。”一位公关朋友告诉我。这些草根媒体的目标不是成为有公信力的媒体,而是10篇文章中能有4篇阅读量过20万。就像人们在火车站报摊买娱乐八卦、绯色新闻、野史军事小报不会在意媒体品牌一样。

艾尼斯学校推荐

媒体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虚幻的名义粉丝的“数字幻觉”,只抓住可触达的10%左右铁粉,加强他们的黏性,为他们量身定制收费内容、产品,“迫使”读者持续关注,脱离被折叠的“订阅文件夹”;例如艾尼斯美妆学校公号,专注提供与美妆学校有关的内容。要么就走一条、十点读书这样的大众媒体之路,靠标题党、不断走low的内容吸引最广泛的人群。而这两条路对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内容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都不存在。就像滴滴平台上的司机一样,作为”无差别“的资讯提供者,谁最能“猜透”算法的规则就能获得更好的“奖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