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条真实存在于摄影发烧友中的鄙视链!|千面悦读

 美景在路上369 2017-01-10

当你与一个手拿奇怪相机的怪叔叔擦身而过时,你可以看到他奇怪的笑容,很多年后,你才明白那是一脸嘲讽……

快门虫(Shutterbug): 摄影发烧友;通俗摄影爱好者;非商业化及非专业摄影团队。

——维基百科

之所以开篇引入快门虫(以下简称虫子)这一概念,只是单纯的出于作者的装逼需要。“摄影发烧友”这种提法略显九十年代了。

凡是带点毒性的东西,都会拥有一个发烧群体。群体中,一些人是凑热闹,一些是单纯的装逼,另一些则是真正的中毒极深。

对于虫子们来说,拍照本身无毒,但照相器材很毒。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旦入了摄影这个坑,时间一长都会发现这个坑的深度;深就不说了,关键是还没个底;无底洞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明明已经卖血卖肾凑齐了一机三镜,到头来却无比残酷的发现,原来自己仍然挣扎在一个由坑中其他虫子们有意无意形成的一个鄙视链的底层。

鄙视链,即总有一个群体由于自我感觉过分良好而看不起其他群体,比如玩豆瓣的鄙视玩天涯的,玩天涯的鄙视混贴吧的。

除了豆瓣>天涯>贴吧这条链,还有很多别的链,比如英语>美剧>韩剧>港剧>国产剧>泰剧;黑莓>苹果>小米>HTC>三星>索爱>诺基亚>摩托罗拉>联想>中兴>山寨……

至于鄙视链这种东西是如何形成的,作为一个深奥的社科课题,显然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在此我们只专注于虫子群体中的鄙视指数,看看这群人是如何互相伤害的。

最底层:套头单反党

就在前几年,这个位置还是属于卡片机玩家的。

然而,时代在进步,不知不觉之间,诸如什么Finepix,Powershot这些老一辈玩家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一些文艺气息扑面而来的新一代卡片机,正打着旁轴不死的旗号快速崛起,如索尼黑卡,富士X系列以及奥林巴斯pen的数码复刻版等等。

对于传统的单反党来说,这些新兴势力就像两门版的mini copper不屑一顾的驶过那些老旧的兰德酷路泽一样,无形之间逼格已经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所以,不管你用的是单反还是微单,无论上面装的是一个屌丝版的18-55,还是一支带着红圈的24-105L装在你崭新的5D3上,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沦为鄙视链的最底层,当你不时与一个手拿奇怪相机的怪叔叔擦身而过时,你可以看到他嘴角那丝同样奇怪的笑容,直到很多年后你才会明白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一脸嘲讽……

不过也用不着丧气,无论是哪一层的大神,都是从这最底层一步步爬出来的,大家都有过这段一度认为玩到红圈就是个头的青葱岁月。

次底层:除层次1之外的变焦党

很多专业摄影师也符合这一特性,不过这里讨论的对象仅仅是虫子。

这个层次基本上是单反用户,影龄在1-3年之间。这个阶段的最显著特征是开始把发烧重心从机身转移到镜头身上,开始厌倦和看不起套头,以及挂着套头的虫子们。

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他们渐渐成了朋友圈中的专家,开始有朋友不断的找上门求推荐一款相机,这种时候他们总会板着脸一本正经的教育那些小白,机身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看镜头!不要把大多数预算留给个机身!

他们开始追求大光圈,喜欢超广和长焦。长枪短炮是他们的终极追求,三脚架更是旅行居家的必备品,即使烈日下用高达1/8000的快门拍一张广角风景,也必须保持岔开双腿弯腰站在三脚架前的炫酷姿势。

这种无处不在的炫酷,正是鄙视套头党们的资本。这一层次用户经济实力大多比较小资,有较多的空余时间,热衷于参加各种摄影协会,诸如荷塘月色,云阳梯田,康巴藏风等,都是他们爱不释手的主题,当然其中的一部分精英,已经去非洲长颈鹿了。

在这一主流群体的带动下,天朝大江南北也出现了很多相关产业,不管是漓江竹筏上的老翁,还是高原上手拿转经筒的“本地人”,一夜之间似乎多了不少出来。

第三层:定焦党

玩相机几年以后,渐渐厌倦了快门的咔嚓声和耀眼的闪光灯,一部分虫子开始走上一条更加返璞归真的路。

相比照片本身,这一阶段的玩家开始更加注重对拍照过程的体验,其显著特征是按下快门的次数从一次外拍的1000次降到了249次。

像“抓拍”,“超声波对焦”这些属于前两个层次的词汇,越来越少的从他们口中出现,他们开始明白自己和体育记者的区别,开始享受拍照中那种从容和悠闲,其中一部分人开始玩手动头,摄影包中常备五六个转接环。

不过不管自动还是手动,基本上还是局限于135画幅的镜头。他们开始把“德味”和“日系”挂在嘴边,镧系玻璃,APO之类的词,更是作为日常划分器材优劣的标准。

杨左使说过,一个人的武功一旦分了派系,就已落下乘;而玩摄影玩到一旦开始给一支镜头划分派系,则有了沦为真正器材党的趋势。

这个层次把玩的镜头,从35L到凤凰50/1.8,从蔡司到徕卡都有,但一般说来,一个挂着徕卡八枚玉的玩家不会看不起一个用super takumar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是玩定焦或者玩转接的,都是注重自我修养的孩子,绝不会以器材价格作为鄙视的依据。

但奇怪的是,每一个小群体内部的鄙视指数似乎更为密集一些,比如同样是转接徕卡的,玩M头的,总是很看不起用R头的虫子。

第四层:非主流转接党

除开前三个层次,大概也就剩下了那么1%的玩家了。

剩下的人,本来就已经够非主流了,然而一直到这里,再往上才进入真正白热化的密集鄙视区,在这1%的玩家看来,前三个层次的人太业余了,就像茫茫原野上的一棵野草一样平凡无奇,而自己才是高于地平线的存在。

可不管如何,第三层的玩家,到达晚期,稍有不慎就会失足发展为第四层。之所以用失足二字,是因为这一层次的玩家基本上已身中剧毒。

不论最初玩第一支老镜头,是出于省钱还是尝鲜,一旦发展到这一层次,基本上应该作好穷三代的心理准备了,同时也该想好,拿着本来是要去买辆马六的钱出门却买了一支超六回来——dallmeyer super-six,该怎样跟老婆解释。

大体上,这一层次的玩家比较迷失,他们玩中画幅镜头,大画幅镜头,16mm电影头,工业镜头……精于各种改口,“场相”,“法兰距离”是嘴边的高频词汇,谁身边要没一两个搞数控机床的朋友都不好意思是自己是玩摄影的……

他们都是镜头评价专家,诸如色彩,锐度之类的小儿科指标,说出来会让他们觉得很丢脸,所以扫一眼照片他们会告诉你有关这支镜头的色溢,分辨率,光控,焦外,二线性……然而,唯独忽略了作品本身。

可以说,第四层的虫子其实是深陷其中的一层,也是迷失的一层。

在这个阶段,他们摄影技术通常会不进反退,同时伴随着创作灵感的消失。

由于过分追求对镜头特色的表现,他们拍摄的对象往往是近摄状态下的静物,这样能营造出各种令人称奇的焦外散景。

久而久之,虫子们的拍摄对象基本上就只剩下花花草草了。

如果你看见一个身穿马甲,神色凝重的摄影师跪在地上拍一朵小花已经10分钟尚无要起身的意思,同时他的镜头是通过一堆金银交替,五光十色的奇怪金属圈连接在机身上的,那么你面前很可能就是一位第四层次的大师。

最要命的是,人们永远理解不了,这种又肉又晕眩的照片,到底毒在哪里?不过即便不懂也不用担心,只需在别人说毒的时候赶紧竖起大拇指,大声的喊出一声“真毒!”即可。

大家不都这么干的么?

第五层:35mm胶片党

这个层次的虫子,真的有些不一样。

如果说前四个层次的虫子,有逐级发展的趋势,那这第五层次则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存在。

相比前四个层次,他们大多更为年轻,有活力。然而却别因为年纪较轻就看不起他们。当一个穿着T恤有些不修边幅的青年,轻描淡写给你说他玩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是佳能D60的时候,千万别着急嘲讽,说尼康才是D60,佳能那叫60D……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的入坑时间,没准在他的中学时代,佳能还真出过一款叫D60的相机呢?

正因为是出生于数码时代的一批人,他们的拍照风格自由而随意,没有前辈们恪守的那些严肃的法则。

他们只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美,更精确的说,是记录下时光的味道。

这个群体对复古的风潮(old fashion)有着特殊的喜好,也许是因为他们成长的岁月刚好赶上中国变化最快的那20年,几台挖掘机一过,小时候的那个世界就被永远封存在了记忆里。

于是他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用相机留着稍纵即逝的时光,所以选择一种更复古的方式来致敬回忆,所以选择了胶片。

这的确显得有些奇怪,因为他们在前辈们纷纷扔掉胶片换成数码的时候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心里的高频词是“文艺”和“态度”,只是嘴里不经常说出来。

这一群体通常也有一套不错的一机三镜,很多时候也用数码,不过没关系,一年里99次带数码相机出门,1次带胶片机出门,也算是个“玩胶片的”。

他们不仅买相机,买胶卷,有的还干脆买回一台底片扫描仪。他们是自我感觉最好的一群玩家,也是拍照技术最参差不齐的一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看不起前四个层次中任何一人。

他们的相机从廉价的LOMO,到AE-1,X-700等电子垃圾,再到德系抑或英伦旁轴都有,视个人喜好及经济能力而定。不幸的是,层次内鄙视的现象依旧存在,比如旁轴玩家永远看不起玩单反的。

总的来看,无论手中是什么款式的胶卷相机,他们的拍照风格通常都很多变,随心所欲,所以他们几乎拍不出多少严肃的题材,上一次看《纽约摄影教程》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当然,这个群体中有一小部分也是从前4层中一路走来的,只是到最后他们厌倦了当一个器材评论员,这需要先后经历过中毒和解毒两种灵魂拷问般的体验,这一小部分虫子做到了。

第六层:大中幅党

能到这一层次,已经是入坑极深了。

先后经历过上述5个阶段,这类虫子已经是身经百战,基本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不再为器材去选择相应的风景,而是为了风景选择合适的器材。

他们看清了器材党们犯下的那些本末倒置的错误,也经历过无数次手拿相机却不知道从何拍起的纠结,到最后,对摄影本身那种最初的热爱全都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135画幅已经支持不起他们的野心,他们决意用最厚重的方式把影像推到一个极致。

和第2层次的人一样,他们也使用三脚架,只不过这是因为双手已经无法承受住自己相机的重量。在他们看来,标头的定义是80mm,是120mm,在这样的镜头下,人们可以用和人眼一致的视野,去体验到肉眼无法企及的空间感,那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壮美。

他们喜欢把一张作品放大,然后盖满一面墙壁,或者一栋楼。看着渺小的人们在自己的照片之下行色匆匆,这种身居高位的优越感,怎么能不让自己位于鄙视链的最顶端?

然而总归是高处不胜寒,身处第六层次的代价,也并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首先得有很多时间,小白领公务员什么的就别想了,你没有花上整整一个年假的时间在山顶住帐篷等一缕理想光线的资本;其次还得有很多钱,去高原荒漠这种地方不是一辆途观吃得消的;再次还得有很大房子,身为第六层的大神,你见过谁家没有自己的暗房的么?如果大神更进一步,决定抛弃负片玩湿板或是干板了,那还得装备一个实验室并且系统自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四版。

第六层的虫子,已经看不见下边的五层,因为他们站得实在太高。

最顶层:手机党

然而,宇宙中始终有一类人,叫做更高更强的存在。

如果说大中画幅是玄铁重剑的话,那手机党就是飞花摘叶也能伤人的那一类,已经到了无剑胜于有剑的境界。

对于业余玩家来说,摄影本是生活的艺术,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生活。而如今,随着高密度像素技术的发现,手机的成像质量早已超过了最初的卡片机。虽然有体积所限这个光学硬伤,但作为记录生活点点滴滴的神器,招之即来的手机已经成为无可取代的便携式拍照利器。

正如某个马格南摄影师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最经常使用的器材是什么,他的回答让所有人——iphone。作为一个手持肾7 plus的高富帅,我真心不明白你们这群手持奇怪工具动不动就躺地上的快门虫到底要闹哪样。

本文作者 / 九叶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