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逐字稿|完美主义:不敢面对的“我不好”

 小蓝2266 2017-01-10







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完美主义。在正式开始这个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需要先在三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就是,对于完美追求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我们希望能够在生命中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一点,这本身没有错,不是大问题。第二点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完美,100%完美,没有一丁点儿的瑕疵那是不可能的。第三点是说,如果我们过度追求完美,过度地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一丁点的不够好或者不够完美都很难去面对的话,那么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也就是非但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完美或者更快乐,可能反而变得更痛苦。

先从第一个共识谈起,我们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要再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或者更好的状态才是可以的,希望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更聪明,或者通过锻炼身体变得更健康或身材更好,学识更高、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过上更舒服的生活等等,本身是有它积极的意义的。就像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希望自己变得更完美的愿景或期待时,可以成为我们内心的动力,努力前进不停地超越自己。所谓的自卑与超越,因为自卑,所以超越,这是第一个前提。

那么与此同时,在我们对完美有愿景和追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去面对和接受,尽管我们希望完美无缺,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说必然会有缺憾的,完美与缺憾并存,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最近在重看美剧《扪心问诊》,在第一季中,心理治疗师Paul每周二的来访者Alex是个飞行员,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什么都要顶级的、完美无缺的。他自己的履历完美无缺,老婆完美无缺,包括他要找的治疗师Paul也是完美无缺,他说:我调查过了,你是最好的。但即便对于像Alex这样一个追求完美无缺的人,他也会发现他所追求的完美对象身上还是有很多不完美之处。

如果大家还记得有一集里面Paul给Alex倒了一杯咖啡,Alex入口以后直接把它吐出来,因为他觉得简直就不能称之为咖啡,太低档了,这么个完美的治疗师怎么喝这么没品的咖啡。包括他的妻子,聪明、漂亮、能干,白天看起来那么完美无缺,但一到晚上就受不了了,竟然在睡觉时有磨牙的丑态,最终他受不了搬了出去。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说不管是谁,不管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可能都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便我们在某些时刻可能是完美的(外表上的、精神上的或者财富上的完美等),但这种完美不可能是永恒的。包括我们知道譬如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但他其实死得非常早,四十九岁就死掉了。包括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可能希望永远年轻漂亮的,在职场上永远干练能干,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们暂时会,但我们总会老去、会死去,会慢慢地走向衰亡。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包括整个宇宙的变化发展,都是不停起灭的,永远都是萌芽、兴盛、衰落然后再兴起。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生命当中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完美的,有一值一提的,也有很糟糕的,也就是恒常的完美性是不存在的。这是想说的第二个前提。

想说的第三个前提是,如果我们过度追求完美性,有的时候并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反而有可能会事倍功半;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过度追求完美,对自己或对他人要求太高,反而会带来关系上的压力与紧张。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以前的老板是个极度的完美主义者。当时我在帮她做一本书,她那时对我相当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她总觉得我在行文上,该打逗号的地方变成了句号,该打句号的地方变成了分号,该分段的地方没有分段,该用更恰当的词的地方没有用。所以她就一天到晚帮我改逗、句号啊,段落啊,然后就不停地跟我上海的老板抱怨,想把我换掉,我上海的老板呢不停地从中斡旋。而我自己也觉得非常郁闷,并不是说句逗就不重要,但在早期,要给出版社初稿,他们主要是看大方向。

我当时觉得大的框架都没有定下来,整个风格、基调、行文都是最关键的,如果不去处理好这部分,而在很小的细节上抠来抠去、做到完美的话,我觉得是很没有必要的,是很事倍功半的。结果也是如此,样稿被出版社的编辑直接打了回来,编辑说我们的文章太专业了,别人根本看不懂,要重写一遍,写得通俗一点,所以一切都得重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度追求完美,过度追求细枝末节,非但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好,还让关系双方处在一种压力重重的状态当中。

既然无常性(好跟坏的无常)和波动性是生命的常态,是不随意志转移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有时候做了就成功了,有时候努力了但结果平平,而有的时候哪怕再努力,却仍然失败了。既然这种变动性是生命的特质,那对我们来说,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愉悦的,就是我们能够尽人力听天命,努力地去超越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去接纳完美、平庸与糟糕并存的现状。因为如果要反自然规律,一定要去处于一种恒常的不变的状态,往往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痛苦。

既然有这样的前提,那为什么对于有些人来说,无法面对自己平庸或糟糕的状况?为什么不管是在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不可控制地一定要追求完美?为什么一个不够完美,或者不被人接受,或者不够好的状态,会引起TA这么强烈的反应或焦虑,使得TA不得不强迫性重复在追求过度完美,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他人的旋涡中呢?


摘自《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我们来看一下我刚刚发的这张图,它比较清晰地讲明白了一些事,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自己原本无意识当中重复的言行,增加更多的觉察。

我们知道一个小婴儿慢慢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在不断地从一颗种子慢慢发芽,并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是没有办法知道,而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就像镜子帮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身体意象,最初对于我们自己的内在自我意象,也就是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好不好?我可不可爱?我是不是不管自己做成什么样子都能够被人接受?还是我是非得做到极度完美别人才会觉得我好?等等。这部分东西,我们一开始是不知道的,而是在和最早的养育环境中,一般意义上是一个正常的家庭,通常是和父母的互动关系中,慢慢开始体验到我们内心深处一个关于我是谁?我好不好?外部客体,也就是别人是谁?他对我是严厉的还是宽容的?我跟他互动过程当中的情绪体验和人际关系模式如何?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TA笑的时候妈妈也笑,哭的时候妈妈也难过,TA就会在妈妈的眼睛里面看到自己的存在。包括如果TA哪个时候做得不够好,可能爸爸会打TA一顿,但还能回过头来,第二天觉得TA是不错的。那么在这样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在父母比较抱持和接纳的氛围中,TA会觉得不管我好不好,但是他们就是能接纳我就是这样子。知道在生活当中会有很多挫折磨难,需要你去做,但只要尽力了,做好自己了就都是能够被接纳、被爱,这部分的体验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有的人看过TED的演讲,叫《脆弱的力量》,讲者是布琳·布朗。她谈到父母的任务不是让孩子变得更完美,比如说五年级可以进网球队,七年级可以进耶鲁,那是不行的。父母的任务就是注视着孩子对他说:你知道吗?你并不完美,你注定要奋斗,但是你值得被爱,值得拥有归属感!她会觉得用这样一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解决总是追求完美,总是没完没了不放过自己的问题。对于这部分,我其实是非常赞同的,我也觉得其实这是养育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在孩子在和父母不断互动的过程当中,TA会从父母或者是其他重要他人比如说老师等的眼睛当中体会到,我对你有要求,但同时我能够接纳努力以后你的状况。你的这个样子是我看到了并且被我认可,也是被我接纳和爱你的。这部分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的是,TA会内化从别人眼里看到被接纳了的TA自己,TA会内化那个关于自我的意象。那个自我的意象就是我是还不错的,尽管做得不够好,有的时候会犯错误,有的时候我会让妈妈或爸爸生气,但是我总的来讲是被爱的,这个是他关于自体的意象。

与此同时,TA又会建立起一个客体的意象,客体的意象就是他是比较宽容的,没有那么苛刻。会觉得有的时候做错事情了回去以后,可能爸妈生个气把你打一顿,但是隔天又好了。比如说你跟小朋友打架把别人的头打破了,当然他会教训你、会说你,但是他又会让以后注意啊,然后可能带着礼物陪你一起去那个小朋友家道歉了,然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其实对我还是不错的,那个重要的他人,就算我会做错事情,但是他没有那么苛刻,我不那么完美也是能够被接纳的。这部分的东西就会进入到你自己的内心深处,成为成年以后和他人互动的模版。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人际的互动过程当中,除了一些绝对的,比如说有的人你绝对可以看出来他喜欢你喜欢得不得了,他用他的言语、表情和肢体动作告诉你他爱死你了!那还有一类就是他用他的言语、肢体动作和表情告诉他恨死你了!就是绝对的爱和恨。但我们在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当中,除了绝对的爱和恨的中间,其实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模糊地带、灰色地带。

这个灰色地带是我们并不确定地知道别人到底喜不喜欢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被他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很多时候就建立在我们自己早年和重要他人互动的体验基础之上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一天你在路上看见领导,你跟他打个招呼,结果领导看也不看你他就走过去了。如果这是在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长大的,TA可能会觉得说,哎!领导今天大概没注意到我,或者前段时间听说他老婆跟他关系不太好,是不是今天又被他老婆骂了一顿,所以跟他打招呼也不理我了,看来他在气头上。如果是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在家里早年的时候,爸妈也有生气了不理自己的情况,但过一段时间好了又会爱自己。如果是这样的状况,TA可能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不理就不理,过两天仍然跟领导和睦相处。但如果在早年和父母的互动关系过程中,体验到很多不被接纳,那种缺失的母亲,没有体验到在关系当中,是值得被爱的。而听到更多是指责的、不满的,总是告诉你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你为什么这次没考第一呢?为什么你就不如隔壁家的小明了?为什么这个事情又没有做好呢?我对你的期待为什么总是落空呢?……如果这个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体验到的,总是对TA的不满意,总是看不到TA做得好的地方,总是觉得这不够的,那不好的。那么,“我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被接受的”这样的自我表象就会刻在TA的内心深处。而外部客体,也就是重要他人(领导也是重要他人对吧?)就是总是不满意的,看不顺眼的,可能我又哪里得罪他让他觉得不高兴了,那就成为TA自己内心深处成为习得性的模式体验。那么在这样一个领导没跟TA打招呼的中性的情境下,就很容易把内心的这部分东西投射出去。就像刚才那张图里面的,我们吸纳了父母和我们的互动过程当中建立起来的,自己和他人的内在表象—互动模式—情绪体验。在一些情境当中,我们会把内在的东西投出去,投出去以后,他可能体验到的就是领导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做的某件事让他不高兴?是不是他就是对我不满意?是不是我又做错了?是不是他可能不要我了、想把我开掉了等等,他可能自动地会产生负面的思维、情绪以及互动模式,也许躲着领导啦,或者以前的应对模式可能就出来了。而我们通常是无意识地去做这些事情的,就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以及互动模式,很多时候是我们早年和父母包括我们生命当中重要他人的体验得来的,这是一个维度。

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我们不仅仅会扮演一个不被爱的角色,我们同时也会向父母认同,所谓的向父母认同就是父母如果对我很严厉,老是不满意的、苛责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们其实不自觉会吸收父母的这部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以前也会说我妈这不好那不好,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好像不知不觉就长成了她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化与认同。而如果我们在早期成长环境当中是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的(当然完全无条件很困难),那么成年以后,我们对别人也会比较宽容,别人做的不好我们可能会不高兴,但也不会那么苛刻。相比较之下跟别人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糟糕,因为你对他没那么高要求。但不是说没有要求,是有要求的,但同时也接纳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提醒他改进。给TA一些空间,可能做个七八十分,留个二三十分的空间,这样大家都会轻松一点,人际关系会处得更好一点,也不会崩得那么紧、压力重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会内化别人对我们的方式,并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对待别人。那么再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这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是体会到负面情绪,一方面是父母真的是这样子,也有一方面就是孩子如果很敏感,可能特别容易接受并放大负面的信息,有可能会体会到别人都是很严厉很苛责的,是两方面的的情况。

那不论如何,如果这个孩子在TA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体验到的就是那种很严厉的、很高要求的、很不满意的,TA其实也会吸纳早年成长过程当中重要他人对TA的这种方式,成为一种模式去对待别人。比如说如果TA做领导了,TA可能对下属都不满意,你这也没做好、那个没做好,你看看就是这么一点细枝末节的地方你都没能把它做好。那么如果结婚了,对待老公或者是妻子,也会这样总是不满意的、看不到优点、总是看缺点的;对待孩子也总是看缺点,还这不好、那不好,还做的不够好、不够完美,总是处于这样的状况。就是在那张图中所说的,我们吸进去了什么东西,我们放出来的就是什么东西。总的来讲,如果是一个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在他早年的经历当中很常见的一种体验,就是没有被很好地爱过或者是很好地对待过,而更多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这在中国的养育环境当中很普遍,比较严厉的,打是亲、骂是爱,说你不好来证明我是爱你的。但他其实不知道在这个说不好的过程当中,那些不好的东西都会被孩子吸收进去了。这吸收进去的就是:我是不好的,在别人眼里我永远都是不好的。慢慢地TA就会固化成我就是个不好的,然后别人永远是严厉的、不满意的,我做什么都是不被接纳的。然后自己对别人也有很高的要求,总是不满意的。



这部分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型,就是里面有一个自体表象、客体表象、情感色彩、行为模式。当然这个术语比较专业,但其实具体的内容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讲的那部分。就是如果我们小的时候,被父母各种各样更高的条件和要求,比如说就像《扪心问诊》中的那个体操运动员苏菲。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啊、要更好啊、竞争啊,如果不做到或者没有达到更高的要求是不能够被接受的。其实,完美主义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TA的被爱或被接纳是有条件的,只有做到极致才能被爱和被接纳。


说到这里再让大家看一张图,这张图是从认知治疗的角度来解释完美主义的特质,非常清晰明了。刚才跟大家说了,就是有一些追求完美或者是总是不满意的人,在TA早年的经历中,可能在成长的环境里没有得到足够的抱持和接纳,这个接纳就是说哪怕你不完美,哪怕你做得不够好,但是妈妈仍然是爱你的。会有很多的爱、确认、肯定其真实的存在,这部分是匮乏的。并且可能在养育的过程中那个“父亲”,当然这个父亲是打个双引号的,因为一般而言父亲在其角色中,是会有要求的、会严厉的、会对你提出更快、更高、更强的挑战的。那么“父亲”这个存在他是比较严厉的,通常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是那种有条件的爱。只有你达到了某个程度,或者只有你完成了,达到什么水平了,都考第一了,你才是能够被接受的。如果你掉了几名,可能回去就是会挨打挨骂,是这样的一个状况的。这必然会导致我们所说的内化的关于自我、他人的意象,就是我是不够好的,别人是很严厉的;也有可能在有些情境下,自己是很严厉的,别人总是不够好的。这部分形成一个无意识的内在的模式,在一个情境当中它会不断不断地跳出来,构成我们在成人以后和别人相处的人际关系模式或模型。但我们也知道,没有人总是喜欢天天被别人骂、说不好,每天都处于一种我自己是很不好、很廉价、不够好,再做什么都不能够被别人满意的状态当中。而为了应付这样的状态,需要做到极致或完美,精神分析的术语叫防御,从认知治疗的角度上来讲,可以称为中间信念

具体我们来看这个图,在认知治疗里,有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叫:核心信念、中间信念和自动思维。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是完美主义者,其核心概念通常都是和我不好、不可爱、不被接受有关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早年别人老是说你不好,长大以后别人再说你好都觉得自己不好了,太固化了这部分东西。而为了不去体验这样很痛苦的感觉,中间信念(有点类似于应对或者防御)就是我只有做到完美无缺才是够好的。早年越体验到不被接纳,对完美的追求可能就会越强。早年越被接纳了,TA就会觉得不那么完美也是可以的。这就成为了TA的中间信念,去让TA维护自己的自尊,不去体验“我不好”的那种强烈的羞耻感和非常痛苦的体验。但是我们知道百分百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而且尤其是这样的人,内心那个不好的体验已经被内化到骨子里了。所以,在外部世界中,任何有一点点中性刺激,就像前面所说的,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绝对的爱和绝对的恨的场景其实占小部分,大部分的情境当中,刺激是中性的。就像刚才说的领导没有理你,谁知道他是没看见啊,还是他真的对你生气了对吧!但是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中性刺激的话,TA的那个我不够好啊、不被爱啊、不被接纳的东西就自动会冒出来。

就像这个三角形的例子里面,觉得我没有考第一,我妈妈可能对我失望透顶。或者是当TA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个自动思维。这个自动思维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但是如果你也有完美主义的特点,你不妨觉察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些自动思维?比如,你会说:哎呀!不行。这里不够好,我如果把这个东西发出去老板肯定会不满意的,或者员工下属肯定会嘲笑我的,竟然做了这么这么糟糕的东西等等。而随着我们说不行,我要再做得更好一点,我要再去做得更极致一点,我要再把哪里完善一下才更好一点。那么在这种情境之下,就会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仅对自己,同时对周围的人,可能是下属啊、老公啊、妻子啊、孩子啊等等,说这是不好的、那是不好的。

尤其是跟你亲近的人,TA的不好也意味着你的不好,这时你的焦虑就更强了。这次做的不好,你要做得更好一些,或者你这次没有考好,或者你没有考进重点高中,那你让我在别人面前、在朋友面前的面子怎么弄啊。比如说孩子没有考好你会很怒,这个愤怒的背后其实是羞耻,是如果你告诉别人你的小孩没考好,意味着你在别人心中就是不好的。所以,很多时候会把这种压力转移到下属啊、孩子啊、爱人啊等等身上,而给你周围的人带来很多的压力,会觉得好像完全没办法放松,好像总是被不停地被指责、不停地被批评,总是不能够让你满意。这样的话就势必造成在关系当中紧张、高压,但是却没办法挣脱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核心原因所在,当然可能也会有其他原因,但这个问题更核心的主要还是不被接纳和有条件地被爱,这部分东西内化到自己心中,成为成年以后对自己的要求、对别人的标准,以及在做人、做事过程当中不断会被激发出来的这样一种模式。

还有一部分可能会给完美主义者带来人际关系问题的,可称之为赝品焦虑。什么是赝品焦虑呢?上海以前有个襄阳路,专门卖假货(赝品)的,比如仿LV啊,Prada啊那些世界名牌,远看像真的一样,走近一看细节比较粗糙,就知道是假的。而对于一些追求完美的人来讲,TA的内心深处也很容易产生一种赝品焦虑。这个赝品焦虑其实核心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或者不确定,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因为TA会不断地去追求完美,或者做得更好,或者是去做一些让别人觉得好的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让别人觉得真的蛮好的,你这个蛮好的,那个也蛮好的!但是TA自己会觉得,所有的完美、所有的好就像是个漂亮的壳,只是为了掩盖核心深处很不好的、很肮脏的、很见不得人的那部分东西。所以说会有很大的担心,担心如果你真正接近了我、了解了我,你一定会厌恶我、抛弃我,觉得我有是不好。

这部分会在人际关系当中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呢?比如说,TA可能会很困难跟别人真正地靠近,建立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连接。一方面,可能不会跟别人走得太近,因为会害怕如果走近了,就会被人戳穿了,所以要离得远一点。或者在别人面前可能会不真实,会害怕真情流露,会担心真实的东西都是坏的、肮脏的、不被接纳的。可能在人际关系当中容易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孤独和疏离感,因为真实的东西不敢表达。另外,也有可能带来亲密关系上的障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亲密关系,就像《扪心问诊》里面的例子,真的亲密,你再完美,晚上磨牙都会被你老公听到对吧!所以对于有一部分人,TA会特别恐惧进入亲密,因为亲密意味着TA自己所有不值一提的,或者是不堪入目的东西,都会被对方看到。所以这会阻碍TA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阻碍TA走进或者建立一个配得上的关系。这部分就是我们所谓的完美主义的赝品焦虑。不仅亲密关系,工作上也是。可能工作一段时间,担心被人“看破”,就跑掉了。因为TA会担心,如果你们了解了真正的我,就会发现我的所谓光环,名牌大学、以前的工作经历都是用来骗人的,你们肯定会炒掉我或看低我了。太焦虑了,就跑掉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那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去修复呢?虽然我们说早年经历会影响,但也不绝对。而且其实生命当中会有会有很多很多各种不同的关系,不仅仅是早年和父母的关系,成年以后的各种关系也蛮重要的。比如工作以后,可能你的老板就比较接纳你、欣赏你身上很美好的品质,也能接纳你身上不足的地方。这会是一种纠正性的情感体验,会觉得其实我还是不错的,是可以被接纳和被爱的。

包括有的人可能早期的家庭环境不好,但在成年以后,TA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好的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当中,TA觉得自己是被无条件地爱和接纳的,这部分也会修正TA过于严苛的自我要求,让自己变得更放松一点。别人对你放松了,你对别人也就放松了。除此以外,如果进入心理咨询室,咨询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于一个人身上美好部分的镜映、肯定、确认,让TA建立起出“我还不错”的存在感。

除此以外,因为完美主义者会特别担心,如果把自己不够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别人看了,别人是不是会抛弃、拒绝TA,把TA打入十八层地狱,认为TA是一无是处、不够好的,这是TA最深最深的一个恐惧。而如果有一些纠正性的情感体验,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读过欧文·亚隆《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他在书里面谈到自己最初在躺椅上七百小时精神分析的一段经历。当他审判自己的邪恶,怎么会贪婪地希望父母去世后,自己可以从父母那里继承遗产?他的分析师突然采取一个行动平息他的指控,分析师说:我们的人性就是这样。是的,我们的人性并不是完美得像个神一样,人性当中就是有一些很动物本能的、龌龊的、见不得人的想法。我就是希望你们死了以后我占一大笔钱财,那又怎么样了呢?我就是有邪恶的这部分东西。他的分析师给了他一个抱持的空间,觉得其实我们不需要在人性上完美,我们可以包容自己身上的不够好,或者是甚至有点龌蹉的东西。但即便如此,并不妨碍别人认为你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他依然能够接受,这是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演员叫濮存昕,我以前买过他的一本书叫《我知道光在哪里》。他说很多人都说他很好,但其实他的内心是藏着很多丑陋与邪恶的东西的,只不过他能够控制恶不去作恶。当然他有个释放的途径,他可以在戏剧中去演坏人对吧!但他这部分说得蛮好,我们在行为上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但是在思想上,我们需要去接纳自己身上的那些不堪。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性变得更完整、更丰满,也能够在对自我和他人变得更接纳,在相处的过程中变得更愉悦。

关于这部分我自己有非常强烈的体验。中德班高级组是训练精神分析取向团体治疗师的,培训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团体体验,也就是自己被治疗。我们知道这个团体治疗和我们去参加的普通意义上的团体治疗还有点不太一样,因为那种治疗通常都会要求认识的人不可同时进组。当然后来发现认识也没办法,但是至少前面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在这样的培训团体中,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大家都知道你是谁,我是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记得我做过几次自我暴露。表达出自己的不如他们,觉得在有些方面是特别差劲的,我自己特别不能接纳,也很害怕说出来以后会被别人鄙视、抛弃了的。我在团体当中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做这样的自我暴露的,但结果一直到现在都让我非常非常地触动。首先,我发现我自己以为不堪的东西,在别人的心中并没有那么不堪;其次,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比我自己认为的好得多的多;第三,哪怕我身上确实有不够好的地方,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抛弃或者不喜欢我,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建立起了更多的连接。这个连接就在于不仅仅我暴露了,团体其他人也暴露了他们认为不堪的,或者是在外部的世界中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东西。然后我发现团体中的自我暴露,恶的呈现,以及互相接纳的过程,让团体组员建立起一种在我心中比其他关系更深的连接。

这种关系的深刻性在于我们并不是粉饰太平,以自己所谓完美的姿态在别人面前呈现、指点江山,而是把自己最不堪的东西拿出来,但我们彼此并没有因为对方身上TA认为很糟糕的东西而看不起TA、鄙视TA,反而因为这份真实建立起了内心更深的触碰与连接。因为这部分让我们变得更宽容、更接纳自己,然后对自己保有更多的自信、自尊,并对别人也会有更多的尊重和宽容。




关于这部分我自己特别喜欢南希·威廉姆斯,她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师,也是一个很棒的作者。她在一本书中谈到过:在精神分析的过程当中,让患者自尊增强,或者对自己不那么苛刻、不那么要求完美,能够接纳自己的,并不是说治疗师应该对每件事情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而是当患者暴露了许多邪恶及可耻的事情,但治疗师并不回避了解那些令人厌恶的自我部分,患者已经为一个了解他所有缺点的人所接受,而此人并不需要将他的缺点最小化或文过饰非。

我觉得这部分可能是我们从所谓的完美主义或者对自己、对他人不接纳的状况慢慢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一剂良药。也许我们需要不管是在生活中或治疗中,尝试去面对或暴露自己不够好或害怕的东西,然后发现好像别人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够好而不接纳自己。由此,我们开始能够接纳自己身上并不完美的部分,也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也能够慢慢地去接纳自己周围他人身上的不够好,我们知道了不论好与不好,他们共同组成了复杂的人性。

我们需要追求完美,但是我们并不是在永无缺憾的完美当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完满。而正是在对完美追求的过程当中,对于不完美、缺憾甚至是一些邪恶及肮脏、可耻的东西的接纳过程中,才可能实现我们生命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厚重、圆满,以及心安吧!好的时间差不多了,就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简短的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