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自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出现起,观众就一直期盼着这一次的碰撞,想看看在《全能改造王》里被称为“神之手”的设计师如果来到中国,会施展怎样的魔法。这一次,本间贵史让疑问成真,他带来的,却不止是功力的展示,还有背后的感动。 “看到最后老人疲惫不堪的画面时,翻译和我说:“他说,原来还犹豫,但是看了这样的生活,真是死也要改出来!”大概这是第一位,认真问我要了所有原始素材的设计师,因为他说要带回日本,好好看,好好想怎么改。也是从这天起,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认真和一丝不苟。” ——编导手札 Q:您是日本版《全能改造王》的常驻设计师,功力深受肯定,为什么接受中国版《梦想改造家》的邀请? A:为了探求自我自身的可能性,我想知道自己是否在中国也能开展工作,想挑战一下。但是,当然不仅如此,工作有为了帮助到别人的含义。毫无疑问,自己能对中国老百姓有所助益是我的大前提。 Q: 中国版的《梦想改造家》与日本版的《全能改造王》有什么不同? A: 简单说是国情不同。虽然探究家庭的梦想这点上是共通的,但生活习惯上差异很大,所以设计手法也必须相应改变。 最大的不同是“语言障碍”。我不会说中文,沟通都需要翻译的介入,因此需要花费比日本多2倍、3倍的时间。这点真的够呛。 还有也许就是效果图。在日本效果图不是必须的。边设计边施工,或者施工当中不断增加设计。但中国是需要提早效果图定案的。 Q:日系设计风格近年在中国十分受欢迎,很多观众也期待您在改造中做出纯正的日系风格,您自己是否在风格上有所偏重? A:这次的改造看上去觉得几乎没有日本风格的设计,但是方便使用的部分,可以理解到很多日本元素,例如独立的用水的地方,可变的多功能椅子,最重要的可以理解为高可变性就是和风设计。 可移动水槽 可按年龄调整的座椅 Q: 这次您改造的6平米的家,您觉得它最大的难处在哪里? A: 使用面积对一个7人家庭来说过于狭小。层高又很低,纵向高度上不能充分利用,难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时条件再制约,但稍微有点层高也许设计就会更容易些。而且加上房屋结构不能动,还有一些设备问题,无法将空间进行大幅度变动等制约因素也是困难度倍增的原因。 而且在改造的时候,现场环境也是考验,夏天的上海真是热,施工现场的体感温度大概超过40度了吧。 Q:针对房屋问题,您是如何解决的? A:用“重叠”和“兼用”两个关键词来挑战层高与面积的问题。对于天花板高度低、空间狭小的住宅,提出了以胶囊旅馆为原型的儿童房概念。不仅仅用于就寝,而是兼有学习、玩耍、收纳等可变性的胶囊。中空的晾衣杆兼有新风系统通风管道的作用,这是我原创的概念。因为不是很华丽的设计,但我认为会成为很实在、实用的原创作品。这是所谓“重叠”。 客厅借用多功能椅子,实现了餐厅、卧室、收纳等多种用途的柔性空间。这是所谓“兼用”。 关于原客厅的无采光问题,通过与卧室的对调,实现了“明亮舒适的客厅环境”。 胶囊房可打通 儿童房 客厅软装 乐高墙 Q:此次改造在旧物改造上,有哪些创意表现? A:这款600×600的多功能椅子是这次的原创,箱子中间可以当作收纳盒来使用,若是连接箱子,可以变成小型的沙发或者床,箱子的侧面可以上下活动,沙发可以变成靠背或者扶手。再向上提高可以变成婴儿圈的栅栏。考虑多种用法有无限的可能性。为家庭空间狭小要求产品短期间可以变化的目的而设计,所以在对产品软性多样化的对应上花了心思。 三段变化魔方椅 魔方椅合成的床铺 魔方椅和餐桌 魔方椅做成的小孩活动场所 魔方椅做收纳 Q:您对于最终的改造结果,还满意吗? 有没有什么觉得遗憾的地方呢? A:自己做到了尽最大全力,这点十分满意。但是从来没有100分,我以后还要继续精进努力。 Q:参加本次《梦想改造家》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简单说就是尽力实现“不放弃梦想,将梦想进行”。改造者也要理解居住者的想法,直面困难。人与人之间心的连接,是最大的动力来源。 改造前 改造后的玄关,可进行收纳 改造后的厨房 改造后的洗手间,干湿分离,且同时可供多人进行使用。同时考虑到家庭成员构成的多样性,设计师还细心加入了踏板、座椅等细节。 作者:CW 责任编辑:吴双 |
|
来自: 昵称39695008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