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他们会经常要求父母反复读同一本书,而且还有可能在你读的时候提一大推的问题,对于不够有耐心的家长来说,这个阶段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对于你们可能就是一种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这种挑战呢?这里就介绍一些小窍门给大家: 诀窍一 利用道具演故事 当觉得自己为孩子所讲的故事已经烂熟于胸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书本,利用手偶或者指偶来表演书中的内容,这样,不仅会使原来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减少家长的疲惫感,还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加入自己的动作,更好的提升亲子阅读的效果。例如以小兔子为主题的绘本,就可以利用兔子手偶来表演整个故事的过程。 诀窍二 学会利用无字书 配有文字的绘本,往往其内容与图画是紧密联系的,但没有配文字的无字绘本,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讲不同的故事,这是反复阅读方案的较好选择。例如威斯纳的《7号梦工厂》,你可以这样开头:“有一个喜欢画画的男孩,他常常想,要是把自己的画画在天上就好啦,于是有一天……”你也可以这样开头:“在遥远的云之国,有一座神奇的工厂,它每天往外吐着各种形状的云朵,但从没有人知道这些云都是由工程师们设计出来的,直到有一天……”你还可以这样开头:“有一朵淘气的云从它妈妈那里逃跑了,现在,让我们来当侦探,看看它躲到哪里去了……”你们还可以一起计算书中出现了多少个不同形状的云朵,或者寻找同一个大楼在不同的画里出现了多少次,等等。因为没有字,所以这些书为你和孩子留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发挥,这些过程可以使亲子阅读变得更加有趣。 诀窍三 引导孩子自己读 当自己为孩子读同一本书很多次以后,孩子对绘本的内容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将绘本中的故事讲出来。在语言敏感期,模仿大人说话是孩子很喜欢的一种游戏,如果故事情节比较好把握,你又对孩子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他会很高兴的接收这个任务。不过对于句子比较复杂,孩子很难记住的内容,可以由家长讲主要的内容,然后把其中一段比较简单的内容交给孩子讲,或者故意在讲故事的时候犯错误,然后让孩子把正确的内容讲出来。当他把故事讲完后,不管讲得如何,你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赞赏,都会让孩子更爱读书。 诀窍四 启发孩子编故事 有些故事里不一定只有一个结尾,例如罗大里著名的短篇童话集《童话故事游戏》中,二十个故事,每个都有完全不同的三个结尾。这类故事书可以让孩子知道一个故事不一定只有一个结尾。在大多数的故事书里,我们虽然找不到这样现成的多样化选择,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里的主人公安排一个我们喜欢的结尾,这是读者的特权。如果,孩子对一个故事的情节不满,甚至,因为故事的伤感而被弄哭了,我们先别急着把那本书弃之如敝履,不妨试试自己跟着孩子一起扮演书中的角色,思考如何能够一步步的改变结局,让故事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它不仅满足了小孩子追求完美的渴望,而且能飞速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诀窍五 讲孩子自己的事 当家长觉得对反复读的内容已经没有什么兴趣的时候,还有一类故事可供选择,那就是孩子小时候的故事。你怀着他时那些对他模样的猜测,他刚刚出生的那一天的忙乱和快乐,他第一次笑是为了什么,他房间和摇篮的装饰是什么样……所有关于他和爸爸妈妈的生活回忆,都会是3~4岁孩子最感兴趣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因为这关系到他从哪里来,他自己是谁,这些回忆总能帮他再次确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对于那些勤于给宝宝做记录的爸爸妈妈,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翻出过去的“纪念品”,宝宝的脚印啊,过去的照片啊,日记本上的图画啊……这些都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专属于你们一家人的故事,没有第二个人能给他讲述的故事,一个热爱探索自我的孩子会对这些故事上瘾的。 在与3-4岁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要能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故事的表述能力,这将会为孩子日后的阅读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