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1-11

1月5日,微信在苏州的影宿电影酒店演示了“刷脸入住”的功能,并把这一功能命名为“未来酒店”,有趣的是,这一微信自以为能引人瞩目的功能,由于仅支持这家“孤例”且毫无名气的酒店而丝毫未引起波澜,反而是其“未来酒店”的名字引起了业界热议。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阿里前人栽树,微信拾人牙慧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飞猪(此前名为阿里旅行)就已经结合支付宝芝麻信用推出了名为“未来酒店”的科技化酒店服务体系。本次微信在产品名称上却迎面撞上了飞猪两年前的创意。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对此抄袭事件,阿里方面在微博上调侃称“一直创未来,从未被超越!”,这引起了包括海尔、格力电器、搜狐、摩拜单车等在多个品牌官微的跟进模仿调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面也加入这场调侃活动,堪称神亮点——众所周知,京东不仅与腾讯有战略合作关系,甚至在微信上直接有京东购物入口。强东哥不怕被腾讯大大揪出来吗?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或许是意识到了抄袭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微信“未来酒店”在仓促之下又改名为“生态酒店”,只可惜还没将显示页面的名称修改完全就放了出来,再次沦为笑柄。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起步晚无进展,微信如何追赶飞猪

不难看出,抛开名称抄袭不谈,微信和飞猪在“未来酒店”上对对碰,背后是阿里和腾讯在酒店业务领域的再度交锋。

但是就目前而言,微信的酒店预订业务只是孤零零上线了一家小酒店,所谓新功能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演示,何时能大规模推广还不得而知。

反观竞争对手,阿里旗下的飞猪“未来酒店”体系已经运营了2年多时间,覆盖酒店数已经达到近10万家,同时利用支付宝的信用体系,授信2亿多用户,早已实现先住店后付款,业务纯熟之余还派生出了刷脸入住、VR选房、在线预约发票等科技新功能。最近,坊间传闻,飞猪将推出真正的刷脸入住,说是在杭州拱墅区几家酒店不带身份证就可以入住啦。

相较之下,不难看出微信的酒店业务连刚起步都谈不上,只能算作一次试水,而所谓的新功能也早已是阿里玩剩下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飞猪背后有着阿里巴巴和支付宝这2个大靠山在征信体系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从微信到腾讯都还不存在一个信用体系。即使仓促上线信用功能,也还需要在酒店业务、风险把控等方面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产品打磨以保证用户体验,可以预见的是,在3到5年内,微信的相关业务是难以追赶上飞猪未来酒店的。

不甘做工具,微信膨胀之下的前车之鉴

其实,微信崛起本身正是得益于对产品的专注打磨,但随着用户和功能的日渐膨胀,成为庞然大物的微信不再甘于做一个工具,不仅推出了野心勃勃的小程序平台,而且憋不住赚钱盈利的欲望,开始涉足酒店预订等业务,就却使微信超出了即时通讯工具的范畴,集通讯、社交、平台化于一身,还在朝着电商和O2O的道路上狂奔,这一方面使微信变得越来越臃肿,太多人把太多时间放在了微信上面,造成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比如在用微信生态酒店进行开房,具体信息自然会被微信抓取,那么就可能在社交过程中留下信息隐患。

腾讯抄袭旧病复发,微信酒店业务打了自己的脸?

事实上,当年的QQ就曾有过相同的举动,不甘于做工具而是想要成为平台,采用模仿抄袭的方式推出了包括输入法、影音、安全助手等一个又一个“新”功能,但最终也不过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准,更因为繁琐的重产品模式遭到了用户的嫌弃,反而是最初的微信以简洁明快的功能吸引了大量用户。时至今日,微信的做法无异于重蹈覆辙。

正如Facebook收购WhatsApp一样,让社交的归社交,通讯的通讯,对于用户来说,在互联网时代,让私人空间与公众生活界限分明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希望微信乃至腾讯能够从本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戒之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