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策划】吴鹏飞策划案之七:什么是旅游?

 羊之君子 2017-01-11

 
                                                                             

编者按:这是吴鹏飞的学生根据他的演讲和谈话,整理的一篇文章,系统地回答了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旅游和文化是什么关系、旅游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多重意义等实践课题。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是今天中国迫切的现实需要,可以纠正错误观念带来的盲目性,避免草率规划、重复建设、低质运营等令人痛心的现象一再出现。

                                                                              


我们的国家,对外正以“美丽中国”为诉求,吸引全球访客;同时又以确定某国为中国人旅游目的地国家为手段,扩大政治经济影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在十年左右,就可能同时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旅客客源地国家。


旅游,正在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修复保护生态、复兴中华文化,走清洁节约发展、循环永续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举国办旅游,遍地皆造景,多少好山好水好田好地,都在规划和开工建设景区。所到之处,太多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理念、建筑园林设计方案和营销运营构思等等,雷同或相似。


我曾经多次谦虚地向国家、省市的旅游界泰斗级的人物请教,什么是旅游,得到的的回答令人失望也让人吃惊。我意识到,中国旅游建设如此千遍一律,根源在这些所谓的权威身上。


旅游是什么?是吃住行游购娱吗?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吗?是造景、造梦、造谣吗?是出于某种目的的远行吗?旅游是指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出行和游玩吗?旅游就是一种旅行游览活动吗?旅游越来越表现为深度的度假休闲吗?旅游是世界旅游组织定义的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公里吗?都是,也都不是,我意外发现,旅游居然尚无定义。


如果我们注意到,只有人类才有旅游这样的活动,我们对旅游的认识,就会接近它的本质。动物动物,大家以为是因为它能动而得名。但实际上,树冠和草叶都在风中摇动,植物的根也在静静吸吮和使劲握着泥土和岩石,也在缓慢的动。世上本没有不动的事物,所以动物不是因为简单的动而得名,而是因为能够自主的动而得名。也就是,主动之物谓动物。人就是动物。但人这种动物和一般动物有重大区别。


你们看动物的自动,无论是非洲角马的悲壮大迁徙、大马哈鱼的万里泣血洄游,还是候鸟的数千公里壮烈飞行等等,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在地球上的移动似乎只为了一件事:生存。分解一下,是四件子事,一是避险、而是觅食、三是交配、四是育仔。动物们如果吃饱喝足了,如果这四件事情办妥了,它们连移动一寸的兴趣也没有了。


但是在远古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有一次,一块石头从山坡上缓缓滚下来,与地上的石头相撞击,正好把一个落在石上的核桃之类的坚果,香气四溢地砸开了。难得的是,这一幕正好被一个饥饿的小猴子看了个真切;更难得的是,这小猴子决定举起这块滚石砸一砸其它一直令它束手无策的坚果。


于是猴类一涌而来,到处寻找类似的圆石作砸器。我们可能很难相信,就是这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世界。有一种动物第一次对食物之外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它们开始寻找石头、研究石头、敲打石头、研磨石头、携带石头、保存石头、抢掠石头。地球上一个崭新的石器时代到来了。我一直很后怕,如果那块石头没有神迹般地准确滚下来砸上去,如果没有被那个伟大的小毛猴子看见,今天的人类奇观可能都不复存在。


从此这个星球上有且只有一种动物,生发出了与食物联系越来越不密切的好奇心。正是由猴类演化而来的人类的这一份多余出来的好奇心,改变了世界和人类自己。只有人类,可以为食物和交配之外的理由而大规模移动。为了取经到西天;为了主义不惜命;为了真理下油锅……正是人类探求真相、追逐真理、渴望真知的超强好奇心,催生了我们今天所谓的旅游。


其实人类有的高级精神活动,动物基本都有:微笑、语言、思维、分工、情感、文化等,动物表现得一点不比人类差。人和动物唯一的区别,是动物只有与生存狭义相关的好奇心,而人类有与生存广义相关的好奇心。


正是这一不同,促使人类开始在地球上为满足好奇心而移动,他们探索、发现、传播、总结。有趣的是好奇心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这就是“人生有涯而学无涯”、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可笑可敬的人类。站在其他动物角度看,人类的折腾纯粹是吃饱了撑的。但伴随这个过程,人越来越聪明,生产食物的能力越来越强,解决生存问题需要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剩下大量的时间,他们全部用来在地球上移动,这种移动是一种认识和解释客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相互映射、相互融合的过程。在我看来,人类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人是一种具有无限好奇心,并且为了满足好奇心不断在地球上移动的灵长类哺乳动物。



他们对别人的女人和物产好奇,他们对别人的文化和文明好奇,他们对别人的财富和果实好奇,他们对别人的生存方式和周遭环境好奇,等等,实际上人类这种动物,对任何自己不知道、没见过、未体验的事物均感到好奇。于是,人类就开始有了明确的、以满足各类好奇心为目的的在地球上的移动,我们可以将这种移动叫作旅行。


旅,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团队;行,就是移动。这种旅行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几大类:为了侵占他人地盘的叫军事;为了交换他人劳动的叫商贸;为了教习他人归化的叫文化;为了获得他人长技的叫游学;为了感受他人文明的叫游历,等等等等。我们今天所谓的旅游,就是游历的一种。


过去人类的旅行是需要条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身体力行,多数人只能等在村头,盼望游历者回来在老槐树下给大家摆龙门阵。但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参加这种短暂的观光,到陌生的地方身临其境地感受异地的境况。这是人类旅行中最肤浅、最大众、最易行的一种样式。


旅游,是人类个体为满足好奇心到异地进行的短期观光活动。旅游和距离远近无关,只要好奇,只要到不熟悉的地方,只要去肤浅地观光,去听和看,就是旅游。旅游虽然肤浅,但人人可为,简便易行,无须专门知识准备,而且人数规模巨大,和其他旅行方式比,它对人类不同文明和地区的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具有更为基础、更为本质、更为有效的作用。


就个体而言,旅游是点的启动、线的移行、面的观览、达成立体的感受的一个“点线面体”的过程。旅游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种短暂、肤浅、非重复的精神文化活动。尽管人们会利用度假休闲的时间来安排旅游,但旅游不等同于度假休闲。


我宁愿把旅游看成一种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的观光型学习,也不愿意把朝圣、祭祖、拜神和反复重复的某些出游看成旅游行为。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景区运营者而言,一定要明确知道,旅游是好奇性产业,不是吃喝玩乐游购娱的服务产业。


尽管一些以后者为主要建设实现的景区成功而火爆,但是你要知道,那有着地域特性、消费习惯、商业传统、城市文化等原因在背后起作用,并不是一般的规律。如果误以为这就是旅游的本质,照葫芦画瓢,就会造成今天的尴尬局面,中国70%以上的主题公园和类似的服务性新园区,都在惨淡经营,是亏损的和无利可图的。


原因就在于很多建设者,听信了很多专家的错误见解。以为只要把旅游六要素考虑好,服务好,游客就会因为度假休闲蜂拥而至。但很多发展商发现,他们丢掉了最重要、最本质、最大的那个要命的要素:他建设的景区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勾起目标旅游者好奇心的东西。没有核心吸引物,没有给天下人来此造访制造一个不可替代的理由。


将心比心,问问自己,我们自己在地球上成群结队,穿梭旅游,仅仅是度假休闲吗?不,我们是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是要看到不同的自然风光、山川地貌、江河湖海、森林植被、地质奇迹、人文遗存、考古发现、城市景观、社会形态、文化习俗、文明样式、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建设成就等等。


可以说,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旅游。发展旅游,就要唤起人家的好奇心。人是文化的动物,也是文化的产物。一个地区或景区要唤起天下人的好奇心,必须找到自己的文化与天下人精神需求契合的根由。这个文化的理由,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最好是通俗易懂的、最好是简明好记的、最好是具有长久精神价值的、最好是可以物化为产品和消费的、最好是特别有创意的。


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就是两句话:做旅游不做文化是傻瓜,太作文化也是傻瓜。你们看看,武当山四百年的香火没熄,好奇点在于它有一个最大的铜铸金顶,里面供着佑众显灵的真武;马嵬坡世世代代令人神往,好奇点在于黄土里埋过一个“回头一笑百媚生”大美女;波士顿北郊的瓦尔登湖观众络绎不绝,好奇点在于这个巴掌大的湖畔,曾经有一个叫梭罗的人在此独居两年,倡导一种不需要钱也能快乐生活的模式。


丽江古镇之所以人流如织,好奇点在于人们相信来这里发呆可能就有艳遇;神农架吸引人们前往探幽访胜,好奇点在于那里一直坚持发布关于野人的最新消息;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小镇常年游客盈门,好奇点在于它声称在奥匈帝国大公居住过一晚的楼房,有一个纯金的屋顶,就是这块黄铜似的小屋顶,繁荣了这个偏僻的古镇,等等。


旅游和文化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旅游需要文化,但文化不等同于旅游。做旅游,需要从你所依托的文化中,提炼出文化的魂,抽象出好奇的点,然后围绕这样的提炼和抽象,创意景区、研发产品、设计服务、策划营销,通俗说就是要将文化做得肤浅、生动、可以赚钱。对于旅游的经营者来说,旅游就是一件吸引游客来玩、来花钱的、肤浅的系统文化活动。说得再白一点,就是“忽悠人家高兴来、忽悠人家高兴花钱、忽悠人家高兴回去还帮你宣传”。


旅游这件事情具有多重意义。从国际来讲,旅游是人类交往、增进了解的最基本形式,有助于不同文明的融合与理解;从政治来讲,旅游是国家实现均贫富的最佳杠杆,特别有利于财富从富裕地区向贫困未充分开发地区引流,它比任何财政税收政策见效都快;从经济来讲,旅游是真正的一本万利,山川地貌、名胜古迹等等看一眼就收钱,而且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


从社会意义上讲,旅游招引来世界和全国各地游客,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对于开启民智,教化人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化上讲,旅游有助于文化转换为收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挖掘、保存、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从生态上讲,旅游有利于保护环境、蓄养植被、保持水土、修复自然、珍惜生态,有利于永续发展。旅游,就是这样一件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