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化疗根据其进行的时机可以分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术前化疗由于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的患者不同于以往的术后化疗,故又称为新辅助化疗,指在非转移性肿瘤的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虽然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用的时间不如术后化疗那样久远,但是已经有相当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治疗方式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最早对于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是希望术前化疗后使肿瘤缩小、肿瘤降低分期,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由于新辅助化疗能杀灭一些亚临床的转移灶,从而提高总的生存率。来自动物实验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原发病灶切除后,转移灶中的大量癌细胞将会出现快速增殖的趋势,致使肿瘤出现复发转移。而术前化疗可以阻断这种由于原发灶切除后转移灶快速生长的趋势,有效抑制残存细胞增殖,起到降低复发转移率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者认为,随着肿瘤转移灶的增大,其中耐药的细胞数量也会增多,所以通过新辅助化疗遏制亚临床病灶的增殖还能起到防止耐药细胞的形成,提高治疗效果。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也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增加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总的来说,新辅助化疗有如下作用: (1)新辅助化疗能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降期,使原来不能手术治疗的肿瘤降期后可以适合手术治疗,也使更多的患者增加保乳手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2)新辅助化疗可以尽早使亚临床病灶得到系统有效的控制,抑制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在术后的加速增殖,可能起到防止耐药细胞形成的作用,也可抑制手术中肿瘤细胞的转移活性。 (3)新辅助化疗能反映出体内肿瘤对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术后选择辅助化疗提供依据,同时肿瘤对于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情况也是乳腺癌新的有效的预后指标,新辅助化疗后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其长期生存率能明显提高。 既然新辅助化疗有这样的优势,那么哪些患者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呢?新辅助化疗最早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着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不断被肯定,其应用指征也在逐渐放宽。一般来说两类患者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一是局部晚期乳腺癌,包括所有炎性乳腺癌患者和不适合直接手术的非炎性乳腺癌患者,如区域淋巴结转移严重、皮肤或者胸壁被肿瘤侵犯的患者等。新辅助化疗可以通过使肿瘤降期达到可手术根治的目的。现在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二是有保乳要求而又不能直接手术的患者。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若要保留乳房必须先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降期以后才能实施保乳手术;单纯由于肿瘤体积较大而不适合保乳的患者也可通过此途径达到保乳的目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通过新辅助化疗降期后实施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率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复发率相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同任何一种治疗手段一样,新辅助化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客观上,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可达到80%,还有20%的患者对于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因此在新辅助化疗之前要对病情做好评估以选择适宜的化疗方案和时机,以求最佳疗效。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专家细说乳腺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