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park 应用程序调优

 520jefferson 2017-01-11

Spark 应用程序调优

对于很多刚接触Spark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主要关心数据处理的逻辑,而对于如何高效运行Spark应用程序了解较少。由于Spark是一种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其性能往往受限于CPU、内存、网络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用户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高效地运行Spark应用程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只针对Spark-On-Yarn的一些常用调优策略做详细分析。

配置参数优化

资源申请参数

Spark-On-Yarn资源调度由Yarn来管理,用户只需指定Spark应用程序要申请的资源即可。我们首先来理解几个资源配置项,一旦资源配置确定,则只能在这些有限的资源下运行Spark应用程序。

  • num-executors:同时运行的executor数。
  • executor-cores:一个executor上的core数,表示一次能同时运行的task数。一个Spark应用最多可以同时运行的task数为num-executors*executor-cores,建议配置executor-cores为1就够了,想要增加并行度,增加num-executors即可。
  • driver-memory:driver的内存大小,视driver收集结果大小而定。
  • executor-memory:executor内存大小,视任务处理的数据量大小而定。

一开始我们只能通过大致的估算来确定上述资源的配置,例如一个Spark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大小为1T,如果读出来默认是500个partitions(可以通过测试运行,从web中查看的到),那么平均每个partition的大小为1T/500≈2G,默认情况下,考虑中间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膨胀以及一些额外内存消耗,executor中可用于存放rdd的阈值设定为spar.storage.memoryFraction=0.6,所以存储partition需要的内存为executor-memory*0.6,稳妥一点设置executor-memory大于2G/0.6,如果一个executor不止是处理一个partition,假如num-executors设置为100,那么平均每个executor处理的partition为500/100=5,这时如果需要缓存rdd,那么executor-memory就要设置为大于5*2G/0.6;如果读出来的分区数很少(如100),一个partition很大(1T/100≈10G),使得executor-memory有可能OOM,那么就需要考虑加大分区数(调用repartition(numPartitions)等),增加task数量来减少一个task的数据量。一般来说一个executor处理的partition数最好不要超过5个,否则增加num-executors数,接上面的例子,500个分区,配置num-executors为100,每个executor需要处理5个partition。driver-memory的大小取决于最后的action操作,如果是调用collect,那么driver-memory的大小就取决于结果集rdd的大小,如果是调用count,那么driver-memory的大小只需要满足运行需求就够了,对于需要长时间迭代的Spark应用,driver端需要维护rdd的依赖关系,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内存。

上述仅仅是大致估算的资源配置,实际还要根据运行情况不断的调优,以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例如,我们在运行日志中找到如下信息,它表明rdd_0的partition1内存大小为717.5KB,当我们得到这个信息后,就可以再次调整上述参数。 
INFO BlockManagerMasterActor: Added rdd_0_1 in memory on mbk.local:50311 (size: 717.5 KB, free: 332.3 MB)

运行时参数

(1)spark.serializer

序列化对于Spark应用的性能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涉及到网络传输以及存储,Spark默认是使用org.apache.spark.serializer.JavaSerializer,内部使用的是Java的ObjectOutputStream框架,这种序列化方式压缩比小,而且速度慢,强烈建议采用kyro序列化方式,它速度快,而且压缩比高,性能是Java序列化的10倍,只需在lz上配置扩展参数”spark.serializer=org.apache.spark.serializer.KryoSerializer”即可,一般来说使用kyro序列化方式,需要在程序里面对用户自定义的可序列化的类进行注册,例如下面代码所示:

valconf = new SparkConf()
conf.registerKryoClasses(Array(classOf[MyClass1], classOf[MyClass2]))
valsc = new SparkContext(conf)

但是如果你不注册,kyro也是可以工作的,只是序列化效率差一点。

(2)spark.rdd.compress

这个参数决定了RDD Cache的过程中,RDD数据是否需要进一步压缩再Cache到内存或磁盘中,从内存看来,当内存比较稀缺时,如果不做压缩就Cache,就很可能会引发GC拖慢程序,从磁盘看来,压缩后数据量变小以减少磁盘IO。所以如果出现内存吃紧或者磁盘IO问题,就需要考虑启用RDD压缩。默认是关闭的。

(3)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

前面提到的executor-memory决定了每个executor可用内存的大小,而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则决定了在这部分内存中有多少可以用于管理RDD Cache数据,剩下的内存用来保证任务运行时各种其它内存空间的需要。spark.executor.memoryFraction默认值为0.6,官方文档建议这个比值不要超过JVM Old Gen区域的比值,因为RDD Cache数据通常都是长期驻留内存的,理论上也就是说最终会被转移到Old Gen区域,如果这部分数据允许的尺寸太大,势必把Old Gen区域占满,造成频繁的FULL GC。如果发现Spark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频繁的FULL GC,就需要考虑减小该配置,所以建议这个配置不要加大,如果内存吃紧,可以考虑采用内存和磁盘的混合缓存模式,进一步减少RDD Cache还可以考虑序列化以及压缩等。

(4)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在启用Spill的情况(spark.shuffle.spill默认开启)下,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表示Shuffle过程中使用的内存达到总内存多少比例的时候开始Spill。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默认值为0.2,调整该值可以调整Shuffle过程中Spill的频率。总的来说,如果Spill太过频繁,可以适当增加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的大小,增加用于Shuffle的内存,减少Spill的次数。然而这样一来为了避免内存溢出,对应的可能需要减少RDD cache占用的内存,即减小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的值,这样RDD cache的容量减少,有可能带来性能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如果在你的Spark应用程序中RDD Cache较少,Shuffle数据量较大,就需要把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调大一些,把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调小一些。

(5)spark.shuffle.file.buffer.kb

每次shuffle过程驻留在内存的buffer大小,在shuffle中间数据的产生过程中可减少硬盘的IO操作。spark.shuffle.file.buffer.kb默认为32,若Spark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Shuffle称为瓶颈,根据需要适当的加大该配置。

接口使用优化

对于Spark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不太了解RDD接口内部实现细节,主要关心业务数据处理,然而这往往导致编写出来的Spark应用程序运行效率不高,资源利用浪费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Spark应用开发注意细节。

缓存接口

Spark比MapReduce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可以把中间结果RDDCache起来,不用每次需要时重新计算。但是如果Cache使用不当,会造成内存吃紧,要么带来不必要的磁盘IO,要么引起频繁的FULL GC,拖慢程序运行。

对于一个需要多次使用的临时RDD(类似于临时变量),尽可能要把它Cache起来,这样这个临时RDD只会计算一次,以后每次都会从Cache里直接取。如下面的例子,需要统计第一个字段大于100的数目和第二个字段大于100的数目,如果data不做Cache,因为只有遇到RDD的Action接口时才出发计算,所以在计算firstCnt时会读一遍数据,计算secondCnt时还会再读一遍数据,这样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计算,对data做了Cache后,在计算firstCnt时读一次,计算secondCnt就会直接从Cache中取而不用再次读一次。

val data = val data = sc.textFile(path)
data.cache()
valfirstCnt = data.filter(x(0).toInt => 100).count()
valsecondCnt = data.filter(x(1).toInt => 100).count()

很多时候会看到这样的代码,在对两个RDD进行Join时,把两个RDD都Cache起来再做Join,这里一定要明白一点,没有调用Action接口,计算是不会触发的,下面的代码如果后续不再用到rdd1和rdd2,是没有必要对rdd1和rdd2做Cache的,这里要做Cache的是data。

val data = val data = sc.textFile(path)
val rdd1 = data.map(…).cache()
val rdd2 = data.map(…).cache()
val rdd3 = rdd1.join(rdd2).count()

对于内部需要多次迭代的Spark应用来说,应该尽量将每次迭代用到的临时RDD缓存起来,在这个临时RDD被更新时,需要将旧的缓存手动清除掉。如下例子显示,每次迭代都需要在curRDD基础上进行更新得到updatedRDD,在一轮迭代结束后要更新curRDD为updatedRDD,在更新前需要手动将之前的curRDDCache清理掉,防止内存被耗光,引发频繁FULL GC。

val data = sc.textFile(path)
// some transformations in init(data)
varcurRDD = init(data).cache()
val result = new ArrayBuffer[Double]()
// some transformations and an action in getResult(curRDD)
result += getResult(curRDD)
// Start Iteration
var changed = true
while(changed) {
// some transformations in iteration(curRDD)
valupdatedRDD = iteration(curRDD).cache()
// getResultand check if the value is changed
val x = getResult(updatedRDD)
// convergence
if(x == result.last) changed = false
// Unpersist old RDD and assign new RDD
curRDD.unpersist(false)
curRDD = updatedRDD
}

在对RDD做缓存时,还应考虑内存大小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存方式,Spark提供以下几种缓存:

  • MEMORY_ONLY:直接将RDD对象保存到内存中,Spark默认选项
  • MEMORY_AND_DISK:当内存不够的时候,保存到磁盘中(内存较为稀缺的时候用,比MEMORY_ONLY占用更少的内存,但是会带来磁盘IO)
  • MEMORY_ONLY_SER:将RDD序列化后保存到内存中(内存较为稀缺的时候用,比MEMORY_ONLY占用更少的内存)
  • MEMORY_AND_DISK_SER:将RDD序列化后保存到内存中,内存不够时保存到磁盘中(内存较为稀缺的时候用,比MEMORY_ONLY_SER更安全)
  • DISK_ONLY:保存到磁盘中(不建议用)
  • MEMORY_ONLY_2:与MEMORY_ONLY类似,只是保存两份
  • MEMORY_AND_DISK_2:与MEMORY_AND_DISK类似,只是保存两份
  • OFF_HEAP :将序列化后的RDD保存到Tachyon(一种分布式内存文件系统)中,相比于MEMORY_ONLY_SER可以避免GC的额外开销。这种缓存方式还在试验阶段

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使用何种缓存方式,调用的时候直接通过如rdd.persist(StorageLevel.MEMORY_AND_DISK_SER)方式实现,调用rdd.cache()默认是rdd.persist(StorageLevel.MEMORY_ONLY)。

引发Shuffle的相关接口

一个Spark应用程序运行快慢,往往受限于中间的Shuffle过程,Shuffle涉及到网络以及磁盘IO,是整个Spark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较为耗时的阶段。在编写Spark应用程序时,应当尽量减少Shuffle次数。下面列举常见的可能引发Shuffle的接口。

  • distinct
  • Intersection/subtracted
  • reduceByKey/aggregateByKey
  • repartition
  • cogroup
  • join
  • sortBy/sortByKey
  • groupBy/groupByKey
  • partitionBy

如果executor内存不足以处理一个partition,那么这时考虑调用repartition来加大分区数,使得每个partition的数据量减少以至于executor可以处理,一般来说上述接口也可以接受numPartitions参数来指定分区数。上述接口连续调用不一定会带来多次Shuffle,只要partition类型和partition数不变,是不会增加Shuffle次数的,如下代码则只有一次Shuffle:

rdd.map(x => (x, x+1)).repartition(1000).reduceByKey(_ + _).count()

然而如下代码却会有两次Shuffle:

rdd.map(x => (x, x+1)).repartition(1000).reduceByKey(_ + _, 3000).count()

很多用户在一开始调用了触发Shuffle的相关接口,后面可能数据膨胀了,发现需要更多的partition,所以在后面调用触发Shuffle的相关接口时加大partition数,这样就会导致多次Shuffle,所以一开始就确定好最后的partition数,以免做不必要的Shuffle。

接口对比

(1)sortBy/sortByKey与takeOrdered

有时候用户可能希望对数据集排序取前n条记录,很多用户会像如下代码一样实现:

rdd.sortBy(x => x.key).take(n)
//or rdd.sortByKey().take(n)

然而,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

rdd.takeOrdered(n)

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方式需要把所有partition的排序结果进行归并再取前n条记录,第二种方式是从每个排好序的partition中取出前n条记录最后再归并为n条记录,大大降低了网络IO,提升整体性能。

(2)groupBy/groupByKey与aggregateByKey

在做分组计算时,首先会想到使用groupBy/groupByKey接口,值得一提的是,groupBy/groupByKey接口特别占用内存,它是把具有相同key值的所有value放到一个buffer数组里,如果某个key对应的value非常多,极其容易引发OutOfMemoryError,通过groupBy/groupByKey实现的分组计算功能是可以通过aggregateByKey或者reduceByKey来实现的,aggregateByKey/reduceByKey内部是通过combineByKey实现的,当内存超过一定阈值会spill到磁盘,相对来说较为安全。当通过groupBy/groupByKey接口最后返回的RDD[(K, V)]中V不是序列时,可以用reduceByKey实现,当V是序列时可以用aggregateByKey实现,例如需要统计key对应的value最大值:

//rdd: RDD[(int, int)]
rdd.groupByKey().map((k, vb) => (k, vb.max))

我们完全可以用reduceByKey来实现上述功能:

rdd.reduceByKey ((v1, v2) => Math.max(v1, v2))

再比如,就想返回key对应的所有value:

//rdd: RDD[(int, int)]
rdd.groupByKey()

我们完全可以用aggregateByKey来实现上述功能:

rdd. aggregateByKey(Seq ())(
(u, v) => v::u,
(u1, u2) => u1 ++ u2
)

以上是简单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接口调用,如果不了解RDD接口的使用,可以参见社区文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