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起来真要命” 治牙痛,人体自身的穴位比消炎药更管用 俗话说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相信受过牙痛折磨的朋友都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 中医认为,牙痛主要是由风热侵袭、胃炎上蒸、虚火上炎三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治疗时,只要弄清牙痛的病因,就可以对症治疗了。 (1)风热侵袭:风热侵袭,火郁牙龈,疯阻脉络,故牙齿疼痛。宜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临床表现: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银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选穴: 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 分钟。 (2)胃炎上蒸;足阳明胃经循行到牙齿,由于胃火炽盛,循经上蒸到齿龈,“人身之火,唯胃最烈”,故牙齿痛,牙龈红肿比较严重。宜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临床表现: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 (3)虚火上炎:肾阴虚,虚火上炎,结于齿龈,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午后阳明经气旺盛,更助虚火上炎,因此午后疼痛较重。宜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临床表现: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选穴: 每天刺激双侧合谷、手三里、太溪穴。其中,太溪宜在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揉,每次5 分钟,合谷和手三里不定时地按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除穴位疗法外,牙痛患者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节,饮食不宜过温、过冷,并宜食清淡食物,忌辛辣煎炒及过酸、过甜。要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除去牙面和牙间隙中污垢及食物碎屑。保持牙齿洁净,是防治牙病的重要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