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天了!让慈禧太后拍案叫绝的降糖良药原来是平凡无奇的“它”!!!

 达成书藏 2017-01-11


古典中医观点

在中医药领域中,地骨皮和银柴胡、胡黄连一直都是具有退虚热之功的良药代表。古典中医认为:地骨皮味甘,性寒、无毒;归肺、肝、肾经。有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肺滋阴,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等病症。



历史传承

1)食疗本草》:可以治疗骨蒸热,及消渴病。

1)《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3)《本草新编》:骨皮益肾生髓,断不可少用而图功。欲退阴虚火动,骨蒸劳热之症,用补阴之药,加地骨皮或五钱或一两,始能凉骨中之髓,而去骨中之热也。

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现代中医伏病学理论认为,地骨皮性寒,入肺、肝、肾经,能有效清除糖尿病这三条经里潜伏的伏火致病因子,打通肺、肝和肾对胰岛素转化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的通路,提高这些器官对能量的利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家兔皮下注射浸膏,血糖亦降低。另一种有髯毛的枸杞根的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碳水化物耐量升高,其降低血糖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

家庭药膳推荐

1)地骨皮饮(《圣济总录》)

地骨皮50克、土瓜根50克、栝楼根50克、芦根50克、麦门冬100克,2000ml,水煎煮20分钟,去滓,分次温服,代茶饮用。功效是改善糖尿病口渴和小便多症状。

2)枸杞小麦茶(《医心方》)

地骨皮50克、生石膏50克、小麦150克,1500毫升水煎煮,等小麦煮熟,去滓,分次温服,代茶饮用。功效是缓解糖尿病患者唇干口燥症状。

3) 地骨皮粥

地骨皮20克、桑白皮12克、麦冬10克、面粉适量;将药材放入砂锅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去渣取汁,面粉调成糊共煮为稀粥。功效是清肺凉血、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多饮、身体消瘦者。

1)地骨皮茶

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可配合维生素,缓解糖尿病阴虚内热症。

2)地骨皮麦冬绿茶

地骨皮5克,麦冬3克,绿茶叶3克;沸水冲泡或煮水,代茶饮,缓解糖尿病阴虚内热症。

专家观点

   世道中医首席专家田博士认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将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选自《控制糖尿病》


下期预告

古典中医中的很多常见中药材,经现代中医研究发现,都有很好的降糖之功。下期将为大家介绍辛凉解表药——桑叶,其不为人知的新疗效。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