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放诱饵的技巧

 楚天客 2017-01-11

?垂钓者为了进步钓绩,采用选点投放诱饵,把分散的鱼诱集到窝点里来,再集中气力按点垂钓。但如何科学用饵,在垂钓中显得十分重要。诱饵用量只有依据水情、鱼情、季节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科学判定,只有公道用饵才能收到理想的垂钓效果。下面就诱饵如何科学应用这一课题,与钓友们作一交流和探讨。

一、饵料过剩现象。

就是说我们打窝时投放的诱饵过多,鱼儿食之有余,结果造成鱼的“饱不思食”现象,这种现象在垂钓流动中是屡见不鲜的。

但据观察,此种现象以发生在经验欠缺的新手之中居多。他们认为诱饵抛投越多、越勤,窝子里鱼越多。结果把鱼喂得七荤八素,不思饵食,天然对钩饵也无食欲感。这就是饵料过剩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饵料“空缺”现象。

我们时常发现在垂钓中,刚开始频频上鱼,但钓不了一会儿,窝子鱼越来越少,以致无鱼咬钩,往往使一些钓者产生一种“厌战”情绪。

对此,有些钓友误以为该水域鱼已未几了,实在并非如斯。此时窝子里诱饵很可能已被鱼吃光,形成窝子里无饵的“空缺”现象,天然无鱼问津。为改变这种情况,使原来窝子起死回生,钓者还应掌握时机,适时进行补窝。

三、诱饵用量要恰到好处。

诱饵用量多与少的得失题目,曾在钓界有过争议,但不论争论到何等程度,也难以有个定论。由于诱饵用量在垂钓中是个动态反应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水域大小、鱼密度大小、鱼的种类、诱饵质量和不同的季节等多种因素。临场垂钓有时需施重饵,有时常施轻饵,详细情况详细用饵,不好定个尺度。但在通常情况下,大水域鱼相对分散,为起到诱鱼效果,宜采用重饵打窝。

重饵

一是目标大,

二是持续时间长。

鱼密度小的水域也应投放重饵,以扩大招鱼力,进步垂钓效果。而鱼密度大的水域则应轻施和勤施诱饵。小饵团足以把鱼引入窝点。当上鱼率显著减少时,表明窝内已无诱饵,此时只要及时补投饵团,又可使窝子焕发气愤但愿,保持继承上鱼。若超量用饵,把鱼喂饱,必将影响鱼的咬钩效果。作为钓者,一般不吝惜饵料,但用饵如何把握恰到好处,这是枢纽。用多了形成“饵料过剩”,用少了又因饵料空缺失去机遇。因此,诱饵用量是否恰到好处,是影响钓获的重要因素。

四、掌握好补窝时机。

在鱼密度较大的塘口中,经常开始垂钓时不停地上鱼,但钓了一会儿就不怎么上鱼了,再仔细观察,窝子鱼星渐少。这个信号告诉我们,窝子里诱饵已无,此时应及时补窝,但只需补投小饵团,以防饵料过剩,鱼不咬钩。在鱼密度大的水域里垂钓,采用小饵团、勤补窝,既不让鱼吃饱,又不让鱼离窝,这不失为进步钓获率的好方法。

但在大水域里则应投放重饵,其理由有二:

一是大水域鱼相对分散,重饵目标明显,招鱼力强;

二是大水域大鱼多,重饵有利于鱼进窝后逗留时间长,有利垂钓。

大水域补窝时间

一是视上鱼情况而定,上过大鱼后应及时补窝;

二是对于已等待了一段时间仍不上鱼的窝子,则应改换门庭,重新布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