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渊源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紫阳朱子家训》是体现朱熹思想的重要文献,内容是关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长幼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提出每个人在其中所担任的角色应如何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朱子治家格言》是朱熹后人朱伯庐所做,讲述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主张勤俭持家、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等道德教育思想。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出自朱熹别号紫阳先生,朱氏堂号取“紫阳堂” 此匾是清康熙皇帝为表彰书院对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御赐给岳麓书院等处的匾额。“学”为格物,“达”为:致知,“性”为道,“天”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朱熹认为人际关系和谐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朱熹一生淡泊名利, 安守清贫, 从不妄取不义之财。朱熹主张“子孙不可不教也”。 朱熹一生无论为官或是传道授业都自始至终坚持一个“忠”字。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 朱熹都坚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朱熹希望所有的君主都能做到“仁”,所有的臣子都能尽到“忠”, 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朱熹《家训》从“慈、教、孝、友、恭、和、柔”诸方面对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伦理道德关系做了重要论述,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邾国文化|朱家人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