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幸好我有一碗糯米饭

 汉青的马甲 2017-01-11

文 | 物道

眼看这年越来越近了,气温也越来越冷。在中国人的节日里,总是少不得团聚。而中国人的聚会,也总离不开食物。人在寒风中,总会不自觉地搓着双手,以此希冀一点暖意;但任此刻的你再温暖,却也暖不过家中一碗温热喷香的糯米饭。

──── 物道君

还有半个月,年就要到了。一夜加班,只为提早回家过年。抬头时,天已露出鱼肚白。匆匆跑到隔壁小区的早餐档前,只为买到这一份暖心暖胃的早餐──一只刚出蒸笼的糯米鸡,一杯热腾腾的豆汁。

从小,家里人就在给我做糯米鸡。糯米的绵软,配上香味明亮的香菇、鸡肉以及咸蛋黄,格外飘香。老妈说,吞进胃里,倍儿踏实。充满正能量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有人说,陪着中国人做过上下五千年的,是糯米。

那是糯稻脱壳的米,它跟白米饭有截然不同的谷物。关于糯米饭的记载,最早出现上周的《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那时的稌,主要都指糯稻。

糯米的外形跟白米饭很相似,但天生自带一种甜腻软绵和粘性口感,加上糯米本身味甘、性温,吃了补气,让人周身发热。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糯米就是百姓的御寒法宝。

每逢节日,不管大小,总是见到糯米的身影。腊八的八宝饭,正月的年糕,十五的元宵汤圆,清明的清明粿,端午的粽子,七月半的麻团,中秋的月饼,以及重阳节的重阳糕。

这些节日里见到的粘性小吃,花样百出,各有风味。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一口粘连,黏连节日的喜气,让食用它的每一个人,精神爽朗。

羊城的冬天,虽不至于会漫天飞雪,但南方多数没有取暖的设施,让人总是感觉十分冰冷。于是聪明的广东人就相处了这个生炒糯米饭,将寒冷的冬天烧得沸腾。

这是一个能让你惊喜连连的糯米饭。明明是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油锅里炒熟,却一点不油腻;原料是糯米,炒出来却看到饭粒颗颗分明,油光发亮,还有一股广式腊味的香气。嚼在嘴里,饭才软软糯糯,恰到好处。

妈妈是广州人,精通做这个生炒糯米饭的秘诀。她说,最重要就是利用冬季最香的食材——广式腊、广式腊肠、以及当年晒好的虾米,以及一个传统的瓦锅,缺一不可。

精致,讲究足料、细工、慢活。糯米泡水的时间不够则炒不熟,泡太久则炒不成粒;提前用20度的水温浸泡4个小时为最佳。

炒饭咬控制好火候,至少需要40分钟以上。火太大易粘锅,火太慢就没锅气;腊味下锅太早会变干,下锅太迟又不粘饭粒…… 由于腊味等均匀嵌于饭中,香味浑然,糯米粒粒入味。

糯米暖胃,天冷吃碗热热的糯米饭,出门能顶半天暖。

现在,外面基本找不到地方坐生炒糯米饭了。做一个生炒糯米饭,起码要好上1个小时的时间,仅仅是看火,翻炒就咬40分钟。如果不是希望给自己最在乎的人,送上一口最独特的温暖,恐怕这份手艺,就要消失了。

从来没想过,一份朴素如此的糯米饭,却能带给人如此的热情。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糯米饭,黏连着一生的思乡情怀。那种感情,让人有其踏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