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又名佛宝,位于贵州、重庆、四川交汇处两山狭长地带。白色溪绕镇而过,与蒲江河遥相呼应,古老场镇隐现于山水之间,这里是进入福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门户。 福宝是一座山镇,也是一座盐镇。依山而成的镇迹分布令人惊异,整个场镇建筑在一座鱼脊形的丘峦半岛之上,高差约在70米左右,并且东西两段的地势跌落突然,形成了高低错落、层叠错落的街市空间。鳞次栉比的屋檐,形成由下而上的纵深美学构图。房瓦间一条大道蜿蜒,便是唐宋时的盐茶古道。这道路南下扼守川盐入黔的关卡,东出重庆形成沿江而兴的马道,向西直达云南腹地,往北可通富庶成都平原。春季是佛宝最美的季节,嫩草与鲜花和古镇相得益彰。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傍山而居的福宝古镇|曹铁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古镇:依山而建的奇观 福宝古镇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层层叠叠的房屋|刘乾坤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庙宇:古镇的庄严场 巴蜀众多古镇村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由生长方式,长年累月叠合扩展形成。正如香山寿夫所言:“人的解释积累重合在一起就是地形具有的意义,并同时创作了场所”。因此,福宝古镇的骨子里也存在一种“无序”的基因,村落的形态不受统一形制的束缚,平面形态特征表现出一种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之特质。然而这种“无序”并非指随意而无迹可寻,相反它受到自然环境、宗教理法、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村落才在看似无序中蕴涵着有序的主线。 福宝正是以宗教这条有序的主线展开空间布局。建镇之初因交通不便,居民谋生艰难,所以借庙宇以兴场,得名佛宝场。因此它成为周围范围内拜神的中心。至今仍流传着“三宫八庙”的说法。它们不仅是村民心理场的中心,也是古镇布局的焦点。镇上回龙主街两侧遍布着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庙宇。街的尽头就是古镇的最高点火神庙。“庄严”、醒目的寺庙不仅成为古镇的几何中心,也成为村民的心灵中心。可见,由于福宝古镇的选址及地景景观,使其具备了特殊的势,这种势“具有诱发空间的力量”,并通过宗教这一主线,使古镇与空间、场地与地景保持了一致,“增加了场的幅度,加大了场的力度。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古镇最高点火神庙|刘乾坤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穿斗结构的传统建筑|刘乾坤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原始自然的空间|刘乾坤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菜园子:闭合空间内的穿透特质 福宝传统建筑大都以木构穿斗为主,平面组合上大多采用“间一单体——合院——建筑群”的构成模式。各个庭院虽在三维空间尺度、功能利用、界面构成上有所差异,但均遵循同一空间构形原则,表达庭院“中心场所感”。众多院落中最特别的莫过于“菜园子”。 “菜园子”位于明月山东北角下坡,白色溪岸边。它由单体建筑围合成三合院。因庭院面对明月山。与大地景观相互渗透、交融。较之普通单体与墙围合的三合院在空间形态上更显开放、灵活、通透。在空间围合限定上更原始、自然。除了上述墙面的限定,主要限定在于地面,高低不一的台地既尊重了场地的自然表征,又赋予庭院丰富多变的空间特质。庭院另一端的开口打破了旧有庭院迂回式的格局,创造出穿越式的空间品质。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古镇建筑群远眺|刘乾坤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古镇的街道|刘乾坤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老街:年少时的旧景物 走在古镇的街巷,伴着空间收放的节奏,人在其中感受到的屋面出挑深远的檐口线随石阶时上时下的变化,“景象、感悟、思绪”在此时此地交织穿梭。饱经沧桑的马头墙,阅尽人问冷暖的石狮,生长于石板狭隙中的青草,不禁体味到一种辛酸过后的喜悦,使人联想到生命的希望、生命的轮回,仿若看到老街的重生、轮回、永恒……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豆子和猫的午后|刘乾坤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石狮上的青苔|刘乾坤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古镇晨晖|曹铁 ![]()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旅行攻略 公共交通 游客可从泸州广场车站或西南商贸城客运中心,乘车至合江福宝古镇,行程约2小时左右。也可以从合江县出发,45公里,行程约1小时,票价15元。
自驾 从成都出发走成自泸赤高速至合江,再沿佛宝古镇景区指示牌行驶约43公里到达佛宝古镇。合江至福宝古镇段道路情况较差,请谨慎行驶。
门票 景区门票:30元/人
餐饮 推荐美食:豆花、腊肉、佛宝清水笋尖、梅子酒。
住宿 住宿的选择不太多,推荐福宝大酒店,电话:0830-5700162。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cxag > 《美食地图遊记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