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个迹象,可能提示你比普通人更聪明

 王阳明王阳明 2017-01-12

1、精神疾病

最近的研究发现,情绪障碍可能是一些人为高智商付出的代价。心理学家发现,更高的儿童智商与成年时的双相情感障碍有关。这项研究为智力、创造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关系的辩论又加了一把火。关于智力和精神疾病之间联系的研究,可能要从人类的进化说起。人类最初智力的增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这些基因突变有可能会同时增加精神疾病的风险。(Smith D J, Anderson J, Zammit S, et al. Childhood IQ and risk of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hood: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J]. BritishJournal of Psychiatry Open, 2015, 1(1): 74-80.)

2、焦虑

高智力的人比中等智力的更容易焦虑。事实上,焦虑可能与智力存在着共同的演变过程——在古代,适当的焦虑会有助于人类生存。这同时也是一个遗憾,因为这种进化过程留下了更多的智力水平较高的焦虑症的人。(Coplan J D, Hodulik S, Mathew S J,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telligence and anxiety: an association with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metabolism[J]. Frontiers in evolutionary neuroscience, 2011, 3.)

3、新想法

针对更高水平的精神疾病和焦虑,高智力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可能具有更多的新想法。从历史上看,这可能意味着拒绝迷信和寻找新的组织社会的方式。一项研究认为,这揭示了为什么更聪明的人更有可能是无神论者,更可能在政治上是自由的。这项研究发现,描述自己为“非常保守”的年轻人的平均智商为95,而那些描述为“非常自由”的人的平均智商为106。(Kanazawa S. Why liberals and atheists are more intelligent[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10, 73(1): 33-57.)

4、孤独

最近研究发现,智商越高的人与朋友社交越多,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这个发现对社交活动通常会让人快乐提出了挑战。这可能是因为对某些人特别是高智商的人来说,社交活动并不能增加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这又是为什么呢?研究发现,随着智能的发展,这些人更多的关注长期项目和目标,社交活动可能会分散这些长期目标。(Li N P, Kanazawa 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to my friends: How intelligenc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friendshipaffect modern happines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6.)

5、晚睡晚起

智能的另一个标志是晚睡晚起。研究检查了20745例美国青少年的睡眠习惯,发现在工作日,智力一般人群的睡觉时间为晚上11:41,起床为早上07:20;而高智力人群一般在晚上12:29睡觉,早上07:52起床。在周末,两群体的差异更加明显。(Kanazawa S, Perina K. Why night owls are more intelligent[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7): 685-690.)

6、信任

根据对美国民意调查数据的分析,高智力的人更有可能信任他人,这可能是因为聪明的人具有更好的判断力。研究者还发现,更信任的人也更快乐,身体健康水平更高。(Carl N, Billari F C. Generalized trust and intelligence in theUnited States[J]. PloS one, 2014, 9(3): e91786.)

7、懒惰

新研究发现,懒惰还是智慧的特征,懒惰的人更可能喜欢思考,而那些不喜欢思考的人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逃避自己的想法。之前研究也发现,喜欢更多思考的人会有更好的记忆力,他们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做决定,最后做出更好的选择。(McElroy T, Dickinson D L, Stroh N, et al. The physical sacrifice ofthinking: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in everyday life[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5: 1359105314565827.)

注:本文为科普文章,无临床参考意义。

本文作者简介:精神医学硕士,目前就职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一科,擅长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诊断和治疗。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或加微信号:psyNO001讨论。

或搜素微信公众号:胡蝶谷,dgxyhxd,定期有科普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