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借山图册》

 zym303b 2017-01-12
       《借山图册》,年份不详,齐白石,纸本设色,册页,共22开,每副纵34厘米,横45.5厘米,藏处不详

齐白石《借山图册》_齐白石借山图二十二开山水册赏析

《借山图册》为横开本,共二十二开本。首页行书题“借山图册”,落款:“白石”,钤印:白文“老萍”。往后按顺序排列,分别是:一、洞庭君山借山图     二、竹霞洞借山图     三、松屋游归借山图     四、桃花源借山图     五、春秋家园借山图     六、秋水鸬鹚借山图     七、松岭吟哦借山图     八、归帆借山图     九、补制借山图     十、垂钓借山图     十一、逍遥游借山图     十二、秋山借山图     十三、凫汀借山图     十四、滕王阁借山图     十五、小桥无人借山图     十六、春风万里借山图     十七、清江山居借山图     十八、石泉悟画借山图     十九、秋渡借山图    二十、双肇楼借山图     二十一、葛园耕隐借山图     二十二、峰回路转借山图

1910年,齐白石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一遍编成《借山图卷》,共计52幅,现存22幅,后又画成《石门二十四景图》。直至1916年,一直住在家里,想安心过日子、卖画。但连年兵乱,齐白石便应樊樊山之约到了北京,以卖画为生。从此与陈师曾、凌文渊、王梦白、陈半丁、姚茫父、林纾、林风眠、贺屡之、胡佩衡等北京画家相交,其中尤与陈师曾相厚。

1900年,齐白石添盖了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这恐怕是“借山”一词最初来源。1902年齐白石开始了他为期八年的“五进五出”,云游天下,画出了许多题名为“记游”的山川河流的草稿。其师王湘琦语:“何不皆题为借山,可大观矣”。这恐怕是《借山图册》被确认的最终由来。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仍然有一些机构藏有齐白石那时的山水手迹和原始图画。那般图画还留有陈白阳、石涛、八大、李复堂的影子,更有“芥子园”画谱的痕迹,其中依稀飘荡的一丝民国绘画特有的陈腐味道至今仍未散尽。如今看来,以齐白石在绘画史册上的崇高地位和漫长壮美的绘画生涯而言,那不过是他曾经过往的一段经历而已,也是他绝世天才将要飞跃前的一次被时代习惯的拖累,更是为这一册《借山图册》作出的几乎不堪回首的跃跃欲试的提前准备。

1927年,齐白石自临《借山图册》,记有“有柳图”、“滕王阁”、“小姑山”、“雁塔坡”、“华岳三峰”、“竹霞洞”、“独秀山”、“洞庭君山”、“祝融峰”等众多图画,可以说,那是再一次的为这册《借山图册》在绘画手段上更上层楼做出了最后的完美努力。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代初,齐白石用他已经枝叶伸展的天才手段,画出了这一套《借山图册》。全册图画书法共计二十三帧,全款全印。图册布局曼妙而起伏跌宕,笔墨润泽,书法老到,脱出古人窠臼,具有完整而轻盈柔美的自我风格。是他在“五进五出”数十年后在心灵深处吟颂的“山水诗歌”。齐白石把山水、人物、房舍、鸬鹚、楼宇芦苇、小船动物,柳树和山峦、红日与清风,都夸张而随性地表现出了一种共同而有趣的癖好,把神灵的世界、也把绘画的艺术手法变成了一种浪漫的组合游戏。把真实山水世界的具体形状,描绘成了一目了然的“谎言”,却又始终让人们相信那才是山际水边的确凿故事和佯装羞怯的绘画真理。

这些被具象掩盖的虚构情节的魅力并不来自于齐白石“五进五出”的实践本身,也不来自画中对地理特征的描绘和具体称谓的指认,更不来自于齐白石日后辉煌声誉在历史过往中的巨大影响,魅力仅仅来自于齐白石朴素的绘画手段。甚至可以说,来自于齐白石追忆中的无中生有和幻象中的天花乱坠。齐白石让我们在其中可以找到那曾经属于我们自己,但是被我们所抛弃的绘画的本质状态——如果人们还认为绘画仅仅只是绘画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