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关系

 心静看世 2017-01-12

引题:人是社会化的一个动物,搞清楚关系,方能舒适。



古语有云:“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我只是一个咨询师。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如何处理冲突关系: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情人关系,闺蜜关系等等。
萨提亚在内的很多家庭治疗,有非常多的见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比较棘手。
跳出圈子去看待这个矛盾,也是一种方法。

其中,笔者比较推崇马未都先生的人生哲学,他不是一个心理工作者,却是一个明白人。


马老的见解: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先说亲人要生

来个段子:一个白人,无故打了你一巴掌,你会问为什么打我;
一个黑人打了你,你会跟他理论,打的过的话就会打回去;
一个同村的无故打了你一巴掌,你会想法设法报仇雪恨;
假如无故打你的是你的亲戚,好吧,再好的鸡汤也拯救不了你的悲伤。
你不光会打回去,还会告诉你的儿子、孙子。
“孙子,给爷爷记住了,当年,就是那个孙子,无缘无故打了你爷爷一巴掌……”

记住“报仇不忘告乃翁的乃翁啊……”

要不是同祖宗,可能得把人家祖坟给刨了。
这个段子,正好说明了处理不好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得当,可能会演化为世仇。

处理亲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要明白“是亲三分客”这个朴实的道理。

你仔细发现,一个优秀的家族中,总有那么一个睿智的长者,慈祥,谦卑又受人尊敬,他们非常明白“是亲三分客”的道理,不管有钱没钱的孩子们,都礼让三分,一视同仁,让不同的孩子们互敬互让。这样的家族是非常强大的,镇得住场,又井然有序。

红楼梦里贾母就是这样角色的典型代表,某种意义上讲她的过世,加速了整个贾府的衰亡。

古人深谙里面的学问,有了五轮(五常)只可惜这种中华伦理道德的核心,在学习新思潮中被贬为糟粕(特别是那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更被人唾弃了多少遍)考试又不考,自然被人遗忘。



再说说熟人,熟人要亲

熟人在现代社会里包括很多,比如同事、闺蜜、男女朋友,邻居,同行等等。

有这样一项有趣的调查,五百万砸在谁身上最让你揪心。答案是你身边的人。星光大道里走出来的大衣哥,就是这种扭曲心理的典型受害者,朱之文,回到农村后,各种熟人过来寻求“帮助”。口口声声,要不是当年我们支持你,你会有今天。不管出了多少钱,都觉得他理所当然。

电视报道提到回不了家的大衣哥只能跟自己几个至亲,还能跟他聊聊家里的牲口,秋天的收成,小孩的教育等等家长里短的。


还有一种熟人关系,就是闺蜜。现代人都不太擅长抒发情感,写点诗词歌赋的都被当做矫情。所以就剩下诉说,晒朋友圈是最常见的一种,找闺蜜是另一种,你知道倾诉一种正反馈的生理反应,当你打开一个私密交流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八卦隐私到闺房私密。

好的时候如胶似漆,翻脸就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特别对方又了解你这么多的隐私……

精神分析里说,一个人往往最讨厌的是自己,而物以类聚的闺蜜在撕逼之后的仇恨值和伤害值是非常爆表的,你在痛恨对方的时候往往是痛恨的是另外一个自己。



所以我们要牢记熟人要亲,各个优秀的企业都在打造这种亲人文化

比如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大到中“先挣他一个亿”的万达、谷歌、华为,小到英雄联盟升班马QG神话的和温岭老板甘泉食。他们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请最好的阿姨,做最好吃的伙食,打造一种亲人的员工文化。这种亲情叫打造家的氛围。





还有一种亲情叫打造亲情共同体,看看我们娱乐圈,不光只有“出轨门”,其实这几年有几股清流就很好的印证了 这句话的道理。比如“仙剑帮”、“琅琊榜兄弟”、“欢乐颂五美”、“极限男人帮”等等,他们生活中真的是亲密无间的家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反而迸发出更多的能量 。



当然笔者也在用心的耕耘者十三科”这个心理科大家庭。



简单再说说生人要熟

记得当年国外的很多优秀企业,比如沃尔玛超市、ebay、优步在全球风靡,但是就是无法在中国取得市场,其中最最主要的就是一点,他们的商业战略都在谈判桌上进行。可能他们不太了解中国历史,以为中国人酒桌上真的是在喝酒。在中国,什么叫生人,没喝过酒的都叫生人,虽然笔者不喜欢这种文化,但是国情如此,只能顺从。



《国富论》提到核心的思想就是社会分工。《人类简史》里提到一个概念,我们的祖先智人,之所以在这么多人种中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懂得了处理人员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八卦。再一次证明人际关系重要的重要性。


最后回到马先生的一句话来:不一定做到,但一定要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