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忠康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讲学视频

 政博 2017-01-13

陈忠康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讲学视频


陈忠康先生讲学视频(1)



陈忠康先生讲学视频(2)



陈忠康先生简介



陈忠康,1968年生,浙江永嘉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

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连续两次获浙江省书法大展最高奖——“沙孟海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10年被《书法》杂志评为“十大青年书法家”、“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并荣获“兰亭七子”荣誉称号,曾任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评审委员。

陈忠康是“二王”一脉当代书坛的代表人物,传统帖学的忠实传承者,用笔精妙,古意盎然,具有书卷气。对当代书坛影响广泛,形成了“陈忠康书风”。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专业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专业从2014年开始筹建并招生,至今招收3届研究生,共27人。该专业得到了上海市文联的资助,并成立了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目前有张索、顾琴、程明震、曹院生四位导师。

两年来,努力践行,积极探索,开设特色课程,并延请名师讲学,其中有韩天衡《篆刻创作》(讲座)和陈忠康《书法临摹与创作》、俞丰《金石学——历代经典碑帖导读》、曹锦炎《文字学——商周金文导读》、沈培方《书论导读》、钱伟强《诗词题跋》、仲威《碑帖鉴赏》等课程,在注重技法的同时,强调传统文化学养的培养,夯实文化根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达到“重传统,重基础,重研究,重能力”的教学目的。





12月19日夜,沪上的冬日虽然比不上北塞的严酷,但窗外的风依旧呼啸的令人不寒而栗。此时的书法教室里却没有丝毫寒意,而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学们都沉浸在笔与墨的世界里,门外贴着的“温馨提醒”和讲台上的签到表都无声的宣告了大家的积极与热情,这一切都是因为陈忠康老师的到来。




2016年12月19日至23日,陈忠康老师第二次受邀来到华师大艺术研究所讲学, 就书法临摹、书法创作、书法史、材料工具以及当代现状分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其中,陈忠康老师就学习态度和方式对同学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说:第一、要注意学习气氛的营造,建议每日学习书法八小时以上,一切以书法为中心,全力以赴。这样才易于产生质的飞跃。第二、希望大家书写时要自由、放松,大胆真实的暴露自己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老师提出更加正确的建议。第三、希望大家在目前“共性”基础比较扎实的情况下,大胆的挖掘、尝试“个性”的东西,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留地”。




他还说:要“知古、知今、知自己”,即知古人之优而学、知今人之弊而远、知自己所好而求。在此基础上,建议大家尝试将创作意识植入到平时的临摹中,更多的加入自我的想法或者针对法帖的某一特征进行夸大。主张学习书法不是磨灭任性的“中规中矩”,而是发扬自己独有的“天性”。特别强调了在临摹和创作中的“作意”和“率意”辩证关系和重要性。

   


 在授课中, 陈老师针对同学们平时临摹与创作作品和观察同学们书写时的状态,对每一个同学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讲解,并提出改进意见。在开拓同学们思路的同时,多次为同学们临摹示范,从帖到碑、从魏晋到明清都无不精神独到。



陈老师每日课后还会安排作业,从用笔到结构,从章法到墨色、从汉魏到明清,综合性训练和针对性训练相结合,并结合字帖逐一进行分析讲解。同学们如饥似渴地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分一秒,每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强化训练,短短的一周讲学,同学们深受启发,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文提供/陈王庆、高榕、李大旺

排版制作/王阿秀

艺术研究所/宣传部整理报道



艺术研究所全体师生,祝您丁酉鸡年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