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沙为海,静处可听涛声

 昵称3037381 2017-01-13



以沙为海,静处可听涛声

文 | 中式精致生活


若如东坡所言:'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虽为闲适却难寻静坐之处。


近日见杭州见芥主人,与闹市即可观岩赏景,望白云飞暮色,听流水坠轻音,时间为其停滞一般。难能有园一处,进可安身,退可栖心,极其羡慕。

── 中式君



『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身居山斋,所得到的不光是『渴吻消尽,烦顿开除』的清心之法,更有一种『似多幽趣,更入深情』的生息之道。『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正解此义。





杭州见芥的营造处处可窥圣人气象:青山不改,以永恒之态,对比观照出人世的微渺;繁花易逝,以瞬息之美,映衬投射了岁月的无常。



回望重门,古穆沉静。浮隐于幽暗的环境中,如龙在野,如映在天。寻味古器雅韵,莫不如此。品游世间,心随境转,思由情牵,尘心可以障目,浊思可以蒙神,目之不清,神之不畅,气象何求?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骨董之绝韵也。



王维山居诗《秋夜独坐》中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简单直白的景物描写,看似无我之境,却把万物生灭的状态一笔勾勒,悠悠人生,一景看透。木为岸,沙为河,东去一鸿江水,隐隐有水仙乘鲤归去。





木有石,刚与柔,静心欣赏,所见的不光是那清幽秀美的山光水色,更为深切的是,在『道法自然』之下,所引发的生命感怀。









『木者,有老树根枝,蟠曲万状,长止五六七寸,宛若行龙,鳞角爪牙悉备,摩弄如玉,诚天然笔格』。读书苦闷之余,欣赏案头纹理,可令心飘意远。







以沙为海,静处可听涛声。



茶室门口的石板,

上留一隙,通往沙地,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漏窗疏影,万物隐与方寸。




古木幽涧,层峦翠台。水苍玉峡,风引荷杯。


烦尘千堆,漫随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不羁不挂,浮生何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