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即便是人渣,也有尊崇绅士或淑女的一面。什么是绅士、淑女呢?貌似都与素质有关。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景区干净多好,如果随手扔掉塑料瓶,清洁工需要辛苦地把它捡起来。道路洁净多好,如果随手扔掉垃圾袋,环卫工也需要辛苦地把它捡起来。明知如此,乱丢乱扔,似乎就是人渣之类。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网络常见这样的报道,或者还有更鲜明的比对:某地如何如何,某国如何如何,似乎只有中国人没有“素质”,亿万大众全是“人渣”,需要奋力追赶百年或更远。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其实,中国的景区大多是老板们承包的,真的没有人乱丢乱扔,就会有清洁工失去饭碗,老板们多赚几分利润。道路保洁是政府买单的,真的没有人乱丢乱扔,就会有环卫工失去饭碗,纳税人也不会少交一分钱。道理的大小,莫非如此。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悲天悯人,自古就有一些悖论,道德洁癖时常害民。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公仪休“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作为高官的公仪休,不允许自己的家人种菜,也不允许自己的妻子织布。官宦之家不存在生计问题,一味勤俭持家,菜自己种,布自己纺,农夫的菜卖给谁?农妇的布卖给谁?公仪休是一位清廉的官员,他的“摆谱”就是悲天悯人。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芸芸众生的生活是世俗的,他们不仅需要挣扎于生活的艰辛,还需要在“道德家”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延州曾有一个妇人,长得白净而又有几分美貌,年龄在二十四五岁左右,独自往来于城中。年轻的男子争着与她交游,跟她亲热,甚至要她陪着睡觉也不拒绝。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佛像 堕落,淫妇?这个妇人似乎够“垃圾”。但是,这个妇人其实是“锁骨菩萨”。菩萨的境界,足够众生几世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