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肩袖的两种结构设计方法总结

 湘湖鸭鸭 2017-01-13

宽松式袖型的结构特点是,肩宽比实际人体的肩宽要宽,袖笼加深,落肩减小,胸宽、背宽也因肩宽增大、结构上平衡而相应增大,袖笼弧线呈窄长形,袖子的袖山高降低,袖肥增大,袖山弧线的缩缝量很小甚至等于零或负值。


来源 | 服装云教育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落肩袖的结构设计


一、借助衣身制袖法


1、袖笼弧线的设计:


首先抬高小肩线,落肩量减小,并延长小肩线取落肩点,为了保证手臂的运动,袖笼深要加深。其设计规律为:落肩袖的落肩点越远离肩端点,则小肩线抬高量越大,袖笼开深量也越大,胸宽、背宽越加宽,袖笼变得越窄长,前后袖笼弧线的曲度和前、后袖山弧线曲度越小,并前、后袖笼弧线与前、后袖山弧线的差异越小。


  2、袖山弧线设计:


延长小肩袖,取袖长,确定袖山高。袖山高与腋下的重叠量成正比关系,腋下重叠量的作用是为了人体手臂的活动,一般宽松式落肩袖由于袖山高很小,袖子运动功能已得到改善,所以腋下重叠量可以设计的略小,掌握约为3~6cm。袖山高的设计规律是:落肩袖的落肩点越往下,袖山高越小。


二、独立制袖法


这种方法的结构设计依据是圆装袖的结构设计。


1、袖笼弧线的设计:同上一种方法。


2、袖山弧线设计:袖山高应适当降低,袖山高根据袖子造型、人体运动来确定。袖山高设计为3cm。前袖山弧线和后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同宽松式圆装袖,确定前袖山斜线长为前AH,确定后袖山斜线长为后AH,绘出前后袖山弧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