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产录异》中的寿山石品级论

 彩虹船 2017-01-13
文/权舆
图/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

今人都喜欢给大千世界的万物定个等级,对于寿山石而言,似乎早有此惯例,只是当时并不称为“等级”,而称为“品”。这就好像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一般,无论是拔擢人才还是收藏雅玩,“品”成为了做选择时的重要参考。在每一位藏友的心中,应该都给不同种类的寿山石定了品,各有各的说法。这种事在清代甚至比现在更为流行,也不乏文字记载。在清人郭柏苍的《闽产录异·寿山石》中,便依照他自己的看法给众多寿山石定了品。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寿山石以‘田石’为第一品,产于山田,无根而璞,盖地气挟土力所结者,故隆寒不泐,耕者偶得之,有黄、白、红、黑四色,重七八斤,多硬田,雕山水人物,备陈设。软润者不赀矣!”可见无论古今,田石都是寿山石中的第一品,其地位之高,往往令其他寿山石品种望尘莫及。在清代田黄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石种了,且开采出来的更多是硬田,适合作为山水陈设,软润凝腻适合雕刻为印章的田黄那时就非常稀缺。
郭柏苍又将“水坑”石列为了第二品,并对其做了具体的分类:“‘水坑’产于涧曲、坑窦,为第二品。如云、如藕、如栗、如枣,有内白外斑者,有划然中断者,有文理分明而浅深异色者,因其形色配作人物、山水、花卉、虫鸟,可玩也。‘水坑’中所得‘水冻’尤为妙品。不取晶莹,但求其白如凝脂者,黄如油蘸者,即‘鱼脑冻’。毛西河入闽,《观石录》谓羊脂温润,如专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者是也。次则‘天蓝冻’,即柴窑雨过天青色也,愈淡愈佳。次则‘牛角冻’,色如牛角而通明过之。‘牛角冻’中有纹如犀角者,亦有微黄挂皮如定窑之油坠者。”
在第二品“水坑”中,从上到下又有水冻、鱼脑冻、天蓝冻、牛角冻依次排列,足见郭柏苍对于清透晶莹、纯净无瑕的寿山石种更为喜爱。另外,郭柏苍还提到,水坑类石材天然的形色非常适合雕刻人物山水花鸟,以供把玩。可见在清代,水坑石更流行被制作成把玩件而非印章。
接着是第三品:“产于山洞者曰‘山坑’,爲第三品。‘半山’、‘高山’之类是已。‘半山’多白色,偶亦似芙蓉,惟芙蓉细腻,‘半山’硬实,不如芙蓉之凝结晃朗耳。‘高山’质坚于‘半山’,多红白相间,有纯红、纯白者,有藕糕地而红点者,似昌化之星星然,但不作鸡血色。有白而晶莹者名‘高山晶’。凡‘高山’皆宜油渍。各洞所産有肉红、有美人红,如薄纱笼肉。有瓜皮红,色如瓜瓤。有牛尾紫、有猪肝紫、有艾绿、有石绿。‘奇根’亦‘山坑’,多黄白二色。黄者光彩焕发,似蜜浸老橙。白者似苹婆。杂黄白者似玛瑙,皆坚而易攻,寒而不泐。‘芙蓉石’似白玉而纯粹。玉不受刀,逊于‘芙蓉’矣!有新、旧洞之别,旧者胜。取于将军洞尤美,价亦不赀。皮挂秋叶者,名‘芙蓉黄’,爲‘芙蓉’之极品。”
这一则信息尤为重要,其中不仅仅提到了高山的瑰丽颜色和适合上油保养的特点,还提到了“奇根”石。所谓“奇根”石即旗降石,郭柏苍提到旗降的特点时说当时的旗降石大多是黄色与白色,并且有“坚而易攻”的特点。另外著名的将军洞芙蓉石亦有提及,乃是芙蓉石中“尤美”的一类,郭柏苍甚至认为芙蓉石之洁白与玉不相上下,又比玉更易受刀,因此更高一筹。

  从以上的选段可以看出,清人与今人的审美虽然略有差异,但大体上可以说是一致的。如今的寿山石收藏当中,仍以这三品来区分高下,田黄第一,水坑次之,山坑第三的整体品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令人扼腕的是,在《闽产录异》中提及的部分石种已经绝产,尤其是水坑石几乎绝迹,因此不得不遗憾退出了寿山石品级比拼,今人也难以有幸亲眼目睹其惊鸿一现的芳容。虽然时过境迁,但郭柏苍的观点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藏友们借鉴,也时时提醒着如今的寿山石收藏者,务必珍惜这有限的、来之不易的补天遗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