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乐村:驻地交界石桥。702户, 3172人。
交界石桥:别名高家场。在斜桥镇东北偏北2-7公里,小北港北岸。仲乐村民委员会驻幸福桥北堍。村袭桥名。《桐乡县志》中称“高家石桥”。26户,141人。有排灌站、印刷厂、蔬菜加工厂等,设小学。 孙家塘: 在斜桥镇东北3,3公里,交界石桥之北。因村中旧有池塘, 汇兜里:在交界石桥,钟楼坝港东侧。村处河港交汇处之西北角,故名。 东 吴家浜:在斜桥镇东北偏北2,2公里,星泾港东岸。村中有浜,冠姓得名。29户,115人。 俞家浜:在斜桥镇北1.8公里,星泾港东侧。以村中之浜冠姓得名。17户,98人。 钱家埭:在交界石桥西,黄墩港畔,小北港北岸。以姓得名。30户,173人。 曹市里:别名五官桥。在斜桥镇北2公里,五官桥东侧。据《海宁州志稿,都庄》载:清初曾是小镇,至清末民初还有布行,酒店等。曹市含义无考。18户,77人。 沈家埭:在斜桥镇东北1-9公里,五官桥西侧,以姓得名。56户,261人。 楼子里:在斜桥镇东北,距沪杭铁路150米处。-以村中原有楼房得名。4户,19人。 王家石桥:在斜桥镇东北偏北2.3公里,小南港畔。村袭桥名。53户,211人。 王家浜:在王家石桥东南200米处,王家浜畔。村以浜冠姓得名。34户,168人。 长生庵:在斜桥镇东北偏北2.9公里,小北港东端北岸。村中原有长生庵和长生庵桥,村袭庵名。27户, 131人。 李家角:在长生庵桥东,小北港南。以姓得名。23户,117人。 许家场:在斜桥东北偏北3.3公里,钟楼坝港东,许家桥(镌名“龙兴桥”)北。以姓得名。31户,160人。 于村里:在斜桥东北偏北3.8公里,钟楼坝港东,坍木桥堍。以姓得名。《桐乡县志》五都三图中称“于家埭”。13户,69人。
橫港上:在斜桥镇东北偏北4.1公里,于村里北。村处横港北岸,故名。据《桐乡县志》载:西谢家浜上之村,名“南谢”;北谢家桥头之村,名“北谢”。22户,137人。 庄家兜:在斜桥镇东北偏北3.8公里,横港南岸。村宅三面环水成兜,故名。21户,101人。 坝桥头:曾名钟楼坝。在斜桥镇东北偏北3.7公里,钟楼坝港西岸。据《海宁州志稿》载:清代,太湖私盐贩子以此港为通道,私运食盐及进行抢劫。官府下令在此筑坝,设钟楼守望,故名钟楼坝。《桐乡县志》中称“中楼坝”。后人开坝建桥。村以坝、桥得名。20户,102人。 南 界墩头:在斜桥镇东北偏北3.5公里,坝桥头西200米处。原属《桐乡县志》中的五都四图。据传:清代中叶,海宁顾姓,将附近土地尽数买下,其村东高墩(土堆)原为两县分界处,名界墩头。划归海宁后,仍袭用此名。45户,174人。 长鱼池:在斜桥镇北3.9公里,中沙渚塘河南。据传:村前原系河浜,后在浜中间筑一土坝,内段成长形鱼池,故名。12户,61人。
张募庙:在斜桥镇北3.7公里,中沙渚塘河之六眼泥桥南200米处。据传:旧时村中有张姓道士募款所建庙宇, 小桥头:别名孙家小桥头。在斜桥镇北3.4公里,界墩头西200米处。村以得名。9户,48人。
福寿桥:在斜桥镇北2.9公里,永寿桥港东岸。原桥东堍,南村名于家埭,北村为范家埭。解放后两村发展至桥堍连接,故以桥得名。62户,194人。 张家荡:在斜桥镇东北偏北3.2公里,交界石桥北之田畈间。以村前有荡,冠姓得名。15户,61人。 桥头:废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