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带新兵 看ThinkPad X1这一年都做了什么 手机导购 网易 2017-01-13 13:07:01
[摘要]每到年底,IT传媒行业照例都会进行各种盘点,盘点在这一年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科技,盘点一年中最好和最差的IT产品,盘点一年中的标志性事件。
每到年底,IT传媒行业照例都会进行各种盘点,盘点在这一年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科技,盘点一年中最好和最差的IT产品,盘点一年中的标志性事件。虽然俗套但确实能带着读者一起回顾这一年,也确实还是有积极意义。要说盘点,笔者一直最关心的就是笔记本行业。而说到笔记本行业,2016年也着实推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新品电脑。像苹果带触控条的MacBook Pro,惠普全球最薄的Spectre幽灵本,ThinkPad 2016版X1三款新品,还有A面不印logo的小米笔记本,华为首款2in1PC Matebook等等,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而在众多新品中有一个品牌一直坚守着商务办公领域,一直立足稳定高效令人放心,一直以品质与内敛体现着格调,当然也一直代表着一种信仰。它是谁我想并不需要我指明。 ThinkPad在笔者心目的感觉一直都难以用语言描述。在笔者的心目中,它有内涵,有格调,像是一个保持骄傲的气质的贵族;它像是一本书,一座古城,让你好像对它有说不完的情愫,读不完的故事;它还像是一位智者,多思代表它的底蕴,强韧代表它的品格;它又像是一部科幻电影,每当你觉得它仅此而已时又会有一个小惊喜令你喜出望外。ThinkPad没有苹果那样张扬外露的性格,不像华硕惠普那样的传统,在笔者眼中ThinkPad更像是午后的一盏清茶、咖啡馆轻音乐下的低声细语,那么的内敛低调与智慧。 说回2016年的ThinkPad,在这一年中它其实也做了不少事情,年初CES上发布了三款X1系列新本;进军游戏行业推出黑将S5竞技本;ThinkVision首次从ThinkPad电脑产品线拿出单独售卖;以及E系列、P系列S系列的迭代更新等等。而最重头的就要数三款X1本了。 时间回到2016年年初,在拉斯维加斯一年一度的CES上,ThinkPad正式推出了2016款X1系列三款新本,分别是X1 Carbon、X1 Yoga和X1 Tablet。Yoga和Tablet是全新推出,而Carbon却已经是第四次更新了。而后从3月份开始X1系列的产品陆续投入市场,也迅速获得好评。尤其是最早投入市场的Carbon和前几代一样依然口碑优异。如果说X1是ThinkPad最具口碑的产品系列,我想你一定认同笔者的观点。 更新四代的老司机ThinkPad X1 Carbon 既然盘点就不能不分别介绍这三款产品,首先就是X1 Carbon。 虽然今年CES已经发布了第五代Carbon,但作为已经迭代到第四代的2016款X1
Carbon它继承了前面三代一贯的超高品质。14英寸的笔记本A面采用碳纤维外壳让外壳更具强度产品更坚固但重量更加轻便;16.45mm的厚度1.18kg的重量让人外出携带时分量感适中,完全不会因为太重或太大不愿携带;1920*1080全高清屏幕足以应付用户主流视频;1.8mm键程手感绝对优异,尤其是用惯传统键盘的小伙伴更能适应Carbon明显高于其他笔记本键帽的按键;内在Carbon搭载第六代酷睿处理器,集成Intel
GMA HD
520核显可以保证日常使用不会卡顿,甚至在闲暇之余撸一把LOL都完全不是问题;在接口上Carbon在机身两侧分别提供了三个USB3.0接口,一个标准HDMI接口,一个mini
DP接口,和自己电源接口与扩展坞接口,此外还贴心的在机身铰链外侧提供了一个Micro SD插槽和一个SIM卡插槽。 X1 Carbon笔者在使用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稳定,没有花哨的功能,没有复杂的操作,开盖就进入操作系统,丝毫都不给你等待的时间。 第二个感受就是键盘手感舒适,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的事情,但足够长的键程和适度的按键回弹力度都让笔者非常之爽,除非你是迷恋超短键程的人,不然相信你不会拒绝X1
Carbon的键盘。 第三的感觉就是尺寸合适,我们常发现11英寸的本子确实轻便但办公时费眼,感觉像整个头钻进屏幕一般;而14吋以上的机器虽然舒适度高但又不够便携,所以说13.3英寸14英寸的笔记本相对兼顾所以能成为主流的移动办公装备。而Carbon除此之外还轻薄,16.45mm的厚度无论放在哪还是带出都那么的顺手,你说这样的笔记本怎么能不爱呢。 新兵ThinkPad X1 Tablet的另一种形态思考 ThinkPad的Slogan一直是“不止于思考”,而这种思考我想用来形容X1 Tablet是在合适不过了,这种思考是既是产品身形的思考也是使用场景的思考更是产品定位的思考。 说到X1 Tablet笔者也是使用超过了半年以上的产品,或许是从Surface开始令2in1产品日益强盛吧,但随着产品的增多但不少产品的形态和定位一直很难有突破,有些在模仿Surface而也有为了变化而变化,不少产品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但笔者认为Tablet就成功进行了突破。 X1 Tablet所采用的支架形态没有模仿Surface,全新的打开方式在使用场景上更为多样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放置膝盖时稳定性明显优于Surface的三角结构。此外Tablet没有一味追求轻薄,背部大面积的镁合金材质藏有卡扣式的支架让产品品质瞬间提升。2160*1440分辨率的IPS屏让笔者使用时倍感画质细腻。另外由于Tablet时一款被动散热产品,所以它选择了第六代酷睿M系列处理器,这也让Tablet在性能最大发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功耗。 最后再说键盘,虽说是选配但你要不选它Tablet也发挥不了什么太大作用。作为一款独立存在的2in1产品的键盘,他还是保持较好的手感,键程不如X1
Carbon长手感略差于X1 Carbon但已经足以秒杀大部分的2in1产品键盘。键盘上的小红点也提醒X1
Tablet不能忘记自己也是ThinkPad的一员。 ThinkPad X1 Yoga OLED的新尝试 X1 Yoga笔者一直都觉得是X1三款产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款。它最大的特点就是360°翻转和OLED屏幕。X1?Yoga的厚度16.7mm重量1.27kg,仅比X1Carbon略厚一点略重一点。360°的开合角度可以实现四种使用模式。此外为了让用户在平板模式下更好地批注与绘画X1Yoga还附带一根手写笔插入到机身中,机身更有手写笔15秒极速充电的神奇功能。 另外,X1Yoga还是全球第一台配置了OLED屏笔记本,高达92%的色域空间能带来更加绚丽的视觉享受。说到OLED Think还为其定制了独家黑科技,过往没有笔记本采用OLED有一个因素是由于OLED的特性单一像素如果长时间处于同一颜色不变会烧坏该像素点形成坏点,而X1 Yoga的独特技术可以让所有图标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像素级的小范围位移变化,从而保护屏幕的每一个像素点。 再看360度翻转,X1 Yoga是X1系列里唯一一款可以翻转360度的产品,而Carbon只能转到180度水平。360度的翻转给了X1 Yoga多样的产品使用场景,无论是常规的120度的办公场景还是210度反向放置的视频观看场景,亦或是330度左右的帐篷场景和360度的平板场景都可以让X1 Yoga在不同场合阅读不同的内容,非常方便。 产品内部,X1 Yoga搭载了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和Intel HD520核显,高性能低功耗的产品设计可以把更多的电力供给那块OLED屏幕。 从产品定位上看如果说X1 Carbon偏重商务,X1 Tablet偏向便携,那X1 Yoga则倾向于时尚和享受了。和前面两款产品不同X1 Yoga的独特功能没有前两者那么生产力,如果把X1 Carbon比作孜孜不倦的工程师,X1 Tablet比作辛苦外出的BD销售,那X1 Yoga更像是一位艺术家,这或许也是X1 Yoga独特的生产方式吧。 总结:2017版ThinkPad X1能否成功市场说的算 以上就是ThinkPad X1在2016年推出的这三款产品。 PC行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和思维方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笔者相信在一定时间段内更为垂直的产品形态仍然会层出不穷,市场细分在2017年肯定会更为加剧。而便携、视频、游戏这些基本的关键词将会在2017年催生出更为新奇的产品与技术。此外已经在今年CES上展出了X1系列的三款2017版的新品也将会经受市场的考验。 * 目前2017年版的ThinkPad X1已经在拉斯维加斯的LVCC展馆展出。我们看到已经迭代到第五代的Carbon毫无悬念的上了第七代酷睿KabyLake处理器;超窄边框让人惊喜的将14英寸的屏幕装进了13英寸的机身中;更方便的携带和更舒适的使用一直都是用户亘古不变的需求,但能难能可贵的是全新的Carbon虽然更轻更薄了但并没有追求所谓的全球最薄,而是把手感作为永恒的追求。 * 2017版的X1 Yoga同样也更新了KabyLake处理器,和X1 Carbon一样增加了2个type-C接口;迭代到第二代的升降键盘将升降技术的机械部分作了更大改进,可以让屏幕翻转时令键盘真正的缩回到机身中。 * 而2017款X1 Tablet变化则没有前面两位大了,它的主要的变化在扩展性上,全新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为机器提供端口扩展,例如加入投影模块就能一秒钟将Tablet变成投影机。 三款X1新品能否成功,笔者并不敢打包票,但我相信市场会认可那些认真对待需求的匠心产品。根据最新的IDC数据预测2017年PC市场可能会带来久违的出货量上涨,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占领市场,也取决于准确的市场分析,认真的需求采集以及严格的产品品控。在2017面前笔者相信谁认真对待市场,市场就会回报谁,你说呢? 编辑:齐少恒 |
|
来自: 释怀斋 >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