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文艺家协会主办,山东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承办的“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及投资价值山东籍书画家”评选活动近日落下帷幕。本届年度书画家评选活动从学术、市场、受众三个角度出发,在广泛征求画廊负责人、资深媒体人、评论家与企业家的意见后遴选出一百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东籍书画家。 入选书画家(年龄为序):孙其峰、周韶华、刘宝纯、单应桂、齐辛民、弭金冬、丁宁原、郭怡孮、孙敬会、尹延新、郭志光、张登堂、刘大为、张宝珠、陈玉圃、康庄、公丕炎、解维础、程振国、王名实、张仲亭、张业法、曹明冉、王承典、赵建成、陈全胜、沈光伟、李荣海、李稼夫、沙俊杰、薛林兴、王明明、王阔海、梁连生、苗再新、房新泉、张宏伟、李学明、岳宏、吴东魁、岳海波、王沂东、张志民、孔维克、韦辛夷、曾先国、梁文博、宋丰光、王小晖、于新生、唐秀玲、樊萍、朱全增、吴永福、初中海、颜泉、李兆虬、卢洪刚、于新生、金树勇、任惠中、时振华、刘艺东、徐永生、王珂、李呈修、孙成河、张望、潘鲁生、陈鹏、李翔、南海岩、王绍波、李广平、蔡玉水、张立奎、吴山石、王界山、谭乃麟、韩英凌、常朝晖、孙万灵、张宜、刘仲原、谢其云、李蒸蒸、杜小荃、孙夕恺、尤德民、杨晓刚、李延智、李恩成、云门张岩、赵少俨、孟刚、孟祥军、卢晓峰、毕波、孙棋、姜立志。 据了解,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考量艺术家的影响力,主办方历时半年时间,走访山东及京津等地百家画廊、艺术机构,邀请国内知名评论家、资深媒体人参与评选。山东是一域有着独特内蕴的文化沃土,依托于齐鲁文化的滋养,山东画坛人才辈出,美术作品的精神风貌、艺术探求别具一格。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弘扬书画艺术,振兴和繁荣山东书画市场,对于齐鲁画派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收藏家、书画爱好者投资艺术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刘宝纯这样评价丁宁原,说:“丁宁原是一个有天资,有功力,有学养,有品德的人,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画家。”刘老给予丁宁原这样高的评价,也确实至名归。丁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具有学者气质,面带微笑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神采奕奕,看上去博学而慈爱,虽然已年近古稀,眉宇间依然是气宇轩昂,言谈中,也是谦逊有加,让我们着实心生敬佩。 丁宁原是学者型的画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绘画技巧。1957年,十八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受教于于希宁、关友声、黑伯龙诸先生。自大学二年级起,丁宁原以其坚实的绘画基础,独到的捕捉生活亮点的能力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称道。1959年底他随全班同学一起到黄河工地体验生活,参加了著名的《腰斩黄河写生画展》的创作,作品在北京展出,引起巨大轰动,随即作品入选了1960年全国美展,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五年级分专业后,他便专心研究中国绘画。在于希宁等先生的严格教诲和悉心指导下,他在工笔画、写意画、古典诗词、篆刻书法等课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优秀的理论基础加五年的正规训练,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于1964年创作的《假日》、《出工》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使他在美术界崭露头角。1966年,丁宁原创作的工笔组画《重见光明》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人民日报》曾以整版予以刊登,这幅作品是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展现代题材的成功尝试,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丁宁原的画总是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他开始学习创作就把眼光投入了生活,大自然清新美好的特质感染着他创作的灵魂。70年代对他来说,是有着转折意义的时期,这期间他被借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为了创作《渔岛怒潮》,出版社组织作者到胶东渔岛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由此丁宁原和海岛结下了终生的缘分。当他来到海岛,看到了渔船、礁石、海草、渔舍、海鸟……这一切在丁宁原的眼里都是全新的感受,他被震动了,强烈的创作灵感,使他赋予了它们最有活力的生命,连续创作了《成山渔家》、《龙须渔归》、《搓山细雨》、《渔家春早》等作品,看着这些作品,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恬静纯美,可以想象着纯朴的渔家人过着怎样安静祥和的生活,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海岛的生活,给了他独特的美的享受,也浸润着他的心灵,为了创作,他深入海岛,从各个角度寻找着远山、大海、渔船、村舍之间最和谐的切入点,在创作中融入自己最纯净的感情,用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给我们勾画出了美好的生活愿景。 丁宁原作画一直没有停止创新。80年代后期,丁宁原专心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他一方面从中国的山水画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又吸收其他画种的技巧,努力创新。由于中国传统画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尤其是山水画中的形象已经浸润了画者和观者的思想,既要继承传统,又能开拓创新,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绝非易事。为此,丁宁原在题材及画法技巧和形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首先在构图形式和空间处理上大胆突破,选择清新简约的空间形式,山石树木这些景物也不再套用程式,而更注重表现在特定时空中,景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破墨的巧妙运用、设色的浓淡相宜、线与墨色的对比和重点景物的精微刻画,都使画面展现出全新的意境。不管如何创新,他的画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笔墨间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强烈的感染力。除了渔岛山水,他同期创作的蒙山系列、运河系列等作品均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情思眷恋。 丁宁原还是一位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担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治学态度严谨,为山东艺术教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一大批学生已经成为山东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骨干人才。1995年,他应邀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讲学,传授中国画理论和技法。在此期间,他不仅用奇妙的中国画技法征服了当地学生,美丽的俄罗斯也激荡着他的创作激情,相继创作了一系列充满异域风情的作品,如《风雪比尔斯克》、《雪国长夜》、《朔风》等,这些作品把俄罗斯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当地先后两次举办画展,引起很大轰动。归国后又出版了《丁宁原俄罗斯写生作品》,这些又是丁宁原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突破,开阔了我们的绘画视野,给画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对大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是丁宁原作品的主题,正因为如此,他的画才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品味他的画,处处流露着作者的真性情,让我们感悟着“真、善、美”的真谛。我想,只有用心做的艺术,才会流传久远,而丁宁原的作品就是这种艺术。(本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