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梁山好汉108,可以说,个个身怀绝技,都有绝活。那在这群英豪中,宋江的能耐,又有多大呢?用他的话讲,“则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 然而,就这么个平庸的矮胖子,却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那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 应当说,宋江这个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个义字。在《水浒传》中,他刚一登场,施耐庵就写到,在江湖上,只要提起公明哥哥的讲义气,那是尽人皆知,无人不晓,但凡谁有了难处,一旦去找他,他没有不接纳的,不仅好吃好喝待你,而且临走时,还会送些银两,给你做盘缠,要不,江湖上的人,怎么都管他叫“及时雨”呢。 也许有人会说,他宋江讲义气,难道梁山其他好汉,就不够哥们吗?你比如鲁智深,对林冲,那真是情深意重啊,要不是,他在野猪林横插一杠,林冲早没命了。 再说武松,他跟蒋门神有仇吗?他跟张团练有怨吗?既然无怨无仇,干嘛非要打人家?还不是为了施恩出气,想还兄弟这个情啊。 还有那浪子燕青,为了援救恩公,几乎把命都搭上了。 可以说,众多英雄,之所以能在梁山水泊,和谐相处,倾情相帮,连接他们的纽带,就是一个义字。既然,梁山好汉都有情有义,可为什么宋江,就能凭个义字,坐上老大的位置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跟鲁智深、武松、燕青这些人相比,宋江的义,又有哪些高明之处呢? 大家知道,无论鲁智深、武松、燕青,他们助人,都是有条件的,鲁智深之所以想帮林冲,因为林冲是他拜把子兄弟。武松之所以要打蒋门神,他是想还施恩的情。而燕青之所以愿救卢俊义,因为卢俊义,把他从小养大。可宋江,帮助别人,往往是不求回报的。你登他的门,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你的职位高低,他都会倾情相助,从不厌倦。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当初,经戴宗介绍,宋江在酒楼,与李逵刚刚认识,这黑旋风,就跟人家借银子,要是换个人,早生气了,你这人也忒过了,咱俩还没说上几句话,你就敢跟我借钱,这日后还不得吃上我啊。可宋江咋样?二话没说,当场就把十两银子,给了李逵。 之后,两人从酒楼下来,李逵又惹事了,把老金头儿和他闺女给打了,人家满街嚎哭不干啊。最后,又是宋江掏了二十两银子,帮他擦了屁股。这还没完,临别时,宋江又送了李逵五十两银子,就这样,两人相处,也就半天功夫,宋江的八十两银子,就没了。这些钱要是放在今天,能买两室一厅啊。难怪到后来,李逵会对宋江,那么死心塌地。 宋江这人还有一点,也让其他好汉,相形见绌。他不仅对哥们,对江湖好汉,仗义疏财,两肋插刀,就是对那些弱势群体,也照样乐善好施,极尽所能。你比如阎婆,听说她丈夫死了,没钱下葬,宋江当即写了银票,让她去陈三郎家取棺材,还有那卖汤的王公,宋江不仅经常接济,还答应出钱帮他养老送终。 大家想啊,这些贫困的百姓,无权无势,对宋江又有啥用?宋江帮他们,完全是出于一种公益,是慈悲为怀,说句大白话,宋江就是一位慈善家,是那个时代的活雷锋。其实,要说做慈善,在《水浒传》中,柴进才是众好汉,最大的金主。尤其肯花钱上,宋江的那点施舍,要跟人家柴进相比,都不过是些毛毛雨啦。 既然柴进这么豪爽,这么仗义疏才,可为啥大家更敬仰宋江,与宋江相比,他的差距,又在哪呢?首先,柴进出身名门,富甲一方,用今天话讲,他是个大老板,所以,大家受他恩惠后,总觉得这点银子,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然而,宋江却不一样,他只是个县里的小科长,毕竟收入有限,因此,每次拿几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已是竭尽全力,有时,面对朋友之忧,他宁可自己借钱,也决不会让哥们儿为难。正因如此,同样花钱,大家对宋江的感激之情,则会更深。 其二,柴进接人待物,爱分三六九等。一般人投奔,只招待一盘肉、一壶酒、一斗米、十贯钱,只有让他看上眼的,有身份的,身怀绝技的,他才会的大摆宴席,既送金又送银。 而宋江则不同,他帮人是不分贵贱,甚至对阎婆、王公这样的普通百姓,也能做到一视同仁,大难大帮,小难小帮,所以,才会被人称为“及时雨”。 其三,柴进帮人,表面看似热情,实则有点居高临下。你比如,林冲千里投奔,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迫不及待,让林冲与洪教头比武,且用命令口气说,“林武师休得要推辞。”你想,此时林冲身心劳累,却要硬着头皮,跟人家动手动脚,他心里能高兴吗? 可宋江就不会这样,他不管见谁,都把对方,看成兄弟,从不摆架子,装大哥,即使施于钱财,也从不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样子。比如,武松犯事后,柴进养他一年多,而他跟宋江,才相识几天,感情却超过了柴进,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武松避难柴家庄,柴进虽然供吃供喝,却很少跟他情感交流,而宋江刚与他认识,当晚,俩人就推心置腹、共榻而眠,临别的时候,宋江不仅送了银两,更让武松感动的,大哥还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了十几里才分手。所以,柴进花钱再多,可 还是跟宋江更亲。 其实,看过《水浒》的人,都会被宋江的义字当先所感动,对照他们的这种情义无价,侠义豪情,再看看今天的情义缺失,我们总感觉如鲠在喉,有些话不吐不快。 并不否认,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生活富裕了,腰包变鼓了,可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 一位老知青就曾对我说,当年下乡的时候,说实在的,那时的生活质量,跟今天真是差得太远了,但那个时候,大伙之间特别的纯真。当时,知青点不管哪个病了,大伙都会嘘寒问暖,有人帮你打水,有人给你洗衣,有人为你做饭,还有的人,会把地里的活,都帮你干了。在那个时代,即使没钱,吃的、喝的也很苦,但每个人,都会感受集体的温暖。 今天,虽然有钱了,家变富裕了,可你却发现,大家的友情,却越发淡薄了。生活之中,情义这种东西,也越来越少了。别说哥们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没事很少来往,就算住了十年对门,甚至连对方姓啥、叫啥都不知道,我想,这就是人们怀旧的原因吧。其实,说到人情淡薄,看过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的人,都一定深有体会。我曾经看过几期,每次看都觉得心里堵得慌,说来说去,几乎每个家庭,都为争房子,搞得兄弟翻脸,叔侄反目,甚至父母和儿女之间,也弄得不欢而散。我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失去了血脉亲情,你即使争到了房子,多分了一些拆迁款,你就幸福了吗? 现在很多人,在与别人交往中,总是想多占便宜,不愿为他人付出,其实,一个人能否做到有情有义,对他的个人成长也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我给大家讲一个,从新东方老板俞敏洪那儿听来的故事,看看情义这东西,在事业发展中,究竟有多大价值。 |
|